分子筛制氧机及其电磁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407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包括电磁线圈、阀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的电磁线圈安装在阀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安装在阀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阀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第二圆孔通道、第三圆孔通道以及运动堵头,所述的运动堵头与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相密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运动堵头和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开启时间使得高性能罐向低性能罐内补入更多的氧气,而且均压效果也更好,从而保证分子筛制氧机在任一“加压吸附-减压解析”周期内均有稳定的氧浓度输出,也使得左右分子筛罐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大大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筛制氧机的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分子筛制氧机及其电磁平衡阀
技术介绍
氧气是維持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面对缺少氧气的环境,或者需要更高浓度的氧气,基于这种需求,制氧设备应用而生。人们对氧的需求一般分为两类:用于纠正病理性缺氧,治疗疾病的用氧称为氧疗,其中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氧疗又称为急救输氧;用于纠正生理性缺氧,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等的用氧称之为氧保健。氧疗用氧及氧保健用氧主要采用制氧エ艺有三种:化学试剂法,深冷法,变压吸附法。其中变压吸附制氧法装置简单,投资少,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易操作,灵活且能快速达到用氧要求,更为适合制作小型方便携帯的分子筛制氧机。变压吸附技术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的想法最初来源于1958年的Skarstron循环和Gerin-Domine循环。但由于当时沸石分子筛技术的限制,变压吸附未能应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直至1970年人工合成沸石技术有了较大进展,变压吸附法才开始用于空气分离制氧。PSA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分子筛制氧机,简称分子筛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均有左、右两个分子筛罐(以下简称左罐、右罐),当左罐在加压充气制氧时,右罐减压排气,同时左罐将制得的氧气部份补入右罐以使右罐中的废气排放干净彻底,也大大提升了右罐内的初始气体压カ(俗称“均压”)。在每个“加压吸附-减压解析”周期内,左、右罐交替进行上述制氧过程。目前国内分子筛制氧机的左、右两罐的加压充气时间和减压排气时间是相等的且恒定不变,两罐也只是简单地靠固定的节流阀常通孔来相互均压补气,而加压充气罐补入减压排气罐中的氧气也是持续的,贯穿整个制氧过程。实际上左、右两罐内的分子筛量、灌装エ艺及来料始終都存在些许差异的,而且随着机器工作的时间的延长,两分子筛罐内的分子筛性能必然衰减,故始終如一地采用固定的充、排气时间很难保证分子筛制氧机有稳定的氧浓度输出,也很难充分发挥两罐的性能,由于两罐的性能难以得到均衡,间接缩短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子筛制氧机的制氧浓度不稳定及分子筛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平衡阀,其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包括电磁线圈、阀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的电磁线圈安装在阀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安装在阀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阀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第二圆孔通道、第三圆孔通道以及运动堵头,所述的运动堵头与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相密合。在本专利技术ー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阀座的左右两端。在本专利技术ー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圆孔通道和第二圆孔通道的直径均大于第三圆孔通道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ー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孔通道和第三圆孔通道与第二接头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ー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圆孔通道和第三圆孔通道为常通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ー种分子筛制氧机,所述分子筛制氧机包括电磁平衡阀,所述的电磁平衡阀包括电磁线圈、阀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的电磁线圈安装在阀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安装在阀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阀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第二圆孔通道、第三圆孔通道以及运动堵头,所述的运动堵头与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相密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第一接头和第二分别接在左右分子筛罐的出气ロ位置,当任意一分子筛罐性能下降时,通过调整运动堵头和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开启时间使得高性能罐向低性能罐内补入更多的氧气,而且均压效果也更好,有了高性能罐的帮助,低性能罐也能轻松制得高浓度的氧气,从而保证分子筛制氧机在任一“加压吸附-减压解析”周期内均有稳定的氧浓度输出,也使得左右分子筛罐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大大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ー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电磁线圏,2、阀座,3、第一接头,4、第二接头,5、螺纹,21、第一圆孔通道,22、第二圆孔通道,23、第三圆孔通道24、运动堵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參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分子筛制氧机,所述的分子筛制氧机包括电磁平衡阀,所述的电磁平衡阀包括电磁线圈1、阀座2、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所述的电磁线圈I安装在阀座2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分别通过螺纹5固定在阀座2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阀座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21、第二圆孔通道22、第三圆孔通道23以及运动堵头24,所述的运动堵头24与第二圆孔通道22的端面相密合。上述中,所述的第一圆孔通道21和第二圆孔通道22的直径均大于第三圆孔通道23的直径,即所述的第一圆孔通道21和第二圆孔通道22为大孔,第三圆孔通道23为小孔。其中,所述的第二圆孔通道22和第三圆孔通道23与第二接头4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圆孔通道21和第三圆孔通道23为常通孔。电磁平衡阀的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分别用于接在分子筛制氧机的左右分子筛罐的出气ロ位置,同时阀座2内的第一圆孔通道21和第三圆孔通道23为常通孔,运动堵头24与第二圆孔通道22的端面相密合。在左分子筛罐工作时,制得的氧气通过左分子筛罐上方出气ロ进入储氧罐,同时左分子筛罐中的氧气部分通过电磁平衡阀的第一圆孔通道21和第三圆孔通道23进入右分子筛罐。在左分子筛罐停止工作(加压充气制氧)前一段时间,电磁线圈I开始通电(时间提前量由程序自行控制),此时运动堵头24上升,打开第二圆孔通道22,左分子筛罐中的高压氧气大量进入右分子筛罐,在右分子筛罐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电磁线圈I断电(时间滞后量由程序自行控制),些时运动堵头24下降,关闭第二圆孔通道22。反之,右分子筛罐工作时时电磁平衡阀的工作过程如上,此处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掲示的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第一接头和第二分别接在左右分子筛罐的出气ロ位置,当任意一分子筛罐性能下降时,通过调整运动堵头和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开启时间使得高性能罐向低性能罐内补入更多的氧气,而且均压效果也更好,有了高性能罐的帮助,低性能罐也能轻松制得高浓度的氧气,从而保证分子筛制氧机在任一“加压吸附-减压解析”周期内均有稳定的氧浓度输出,也使得左右分子筛罐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大大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平衡阀,其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阀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的电磁线圈安装在阀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安装在阀座的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第二圆孔通道、第三圆孔通道以及运动堵头,所述的运动堵头与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相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平衡阀,其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阀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的电磁线圈安装在阀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安装在阀座的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孔通道、第二圆孔通道、第三圆孔通道以及运动堵头,所述的运动堵头与第二圆孔通道的端面相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分子筛制氧机中的电磁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阀座的左右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潘凯悌宋延雷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巨贸康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