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308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S2-浸泡:将原料放在50℃-70℃温水中浸泡,直至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放在110℃-130℃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10℃-130℃的条件下蒸9min-11min;S6-重复捣碎复蒸: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粘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鱼胶作为原料,先后通过浸泡、蒸、捣碎、复蒸、重复捣碎复蒸制成,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购置专用设备,成本低;同时相比目前常用的脲醛树脂,粘接强度高,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剂的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竹帘是中国传统的竹工艺品,其主要用于门、窗的装饰。通常,竹帘采用细竹丝编织而成,在编织完成后,还可以在竹帘上绘制不同的图案,以提高竹帘的美感。但由于竹丝的长度受到竹节的限制,因此采用竹丝只能编织小幅的竹帘,不能满足现有门窗的尺寸需求。针对上述不足,申请号为00204331.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拼缀竹丝帘,它采用缝纫或刺绣的方法将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竹帘拼缀在一起,虽解决了单幅竹帘尺寸小的缺陷,但拼缀竹帘的整体性较差,且拼缀产生的缝合线容易影响竹帘的美感。结合上述因素,本申请人考虑用粘接的方式制作长竹丝,以满足编织大幅竹帘的需求。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竹制品粘合剂为脲醛树脂,但是脲醛树脂的耐水性和耐热性较差,并且脲醛树脂会释放甲醛,而甲醛为有毒物质,长期吸入低含量的甲醛容易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基因突变或白血病等,因此脲醛树脂不适用。由此本申请人自行研制了一种粘合齐IJ,此种粘合剂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粘接强度高、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发 明提供了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通过该工艺制成的粘合剂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粘接强度高、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S2-浸泡:将原料放在50°C -70°C温水中浸泡,直至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放在110°C _130°C的条件下蒸80min_100min ;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10°C _130°C的条件下蒸9min_llmin ;S6-重复捣碎复蒸: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粘合剂。进一步,所述步骤SI还包括如下步骤:Sll-剪碎:将干燥的鱼胶剪碎,得到粒径为的鱼胶颗粒;进一步,所述步骤S2浸泡的时间为4min_5min。进一步,所述步骤S5中得到的粘合剂的使用温度为70°C -80°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专利技术采用鱼胶作为原料,先后通过浸泡、蒸、捣碎、复蒸、重复捣碎复蒸制成,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在制备时不需购置专用设备,成本低;(2)根据检测,采用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为7.29N/mm2,甲醛含量为1.23%,而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粘合剂的胶合强度为8.25N/mm2,不含甲醛,通过此数据说明此种粘合剂的粘接强度高,绿色环保。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竹制品或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本实施例中,采用鯢鱼胶为原料,将鱼胶剪碎,得到粒径为Imm的颗粒,剪碎的目的在于在浸泡时更容易去除鱼胶中的杂质,也更容易将鱼胶捣碎;S2-浸泡:将得到的鱼胶颗粒放在50°C的温水中浸泡4min,以去除鱼胶颗粒中的杂质,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颗粒;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在温度为110°C的电饭煲等蒸具中蒸80min,得到呈熔融状态的鱼胶颗粒;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颗粒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10°C的条件下蒸9min ;S5-重复捣碎: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呈细稠状的粘合剂。实施例2:—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白花胶为原料,将鱼胶剪碎,得到粒径为3mm的颗粒;S2-浸泡:将得到的鱼胶颗粒放在60°C的温水中浸泡4.5min,以去除鱼胶颗粒中的杂质,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颗粒;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在温度为120°C的电饭煲等蒸具中蒸90min,得到呈熔融状态的鱼胶颗粒;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颗粒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20°C的条件下蒸IOmin ;S5-重复捣碎: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呈细稠状的粘合剂。实施例3:—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本实施例中,采用黄花鱼胶为原料,将鱼胶剪碎,得到粒径为5mm的颗粒;S2-浸泡:将得到的鱼胶颗粒放在70°C的温水中浸泡5min,以去除鱼胶颗粒中的杂质,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颗粒;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在温度为130°C的电饭煲等蒸具中蒸lOOmin,得到呈熔融状态的鱼胶颗粒;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颗粒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30°C的条件下蒸Ilmin ;S5-重复捣碎: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呈细稠状的粘合剂。作为上述三种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粘合剂的使用温度为70°C _80°C,其中,优选为75°C,也即是说,在使用时,需将粘合剂加热至75°C,使粘合剂呈熔融状态,然后再将粘合剂涂抹在需要粘接的部位。采用上述三种实施例制备的粘合剂与脲醛树脂的对比如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S2?浸泡:将原料放在50℃?70℃温水中浸泡,直至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S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放在110℃?130℃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S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并将其捣碎;?S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10℃?130℃的条件下蒸9min?11min;?S6?重复捣碎复蒸:重复执行步骤S4和S5至少5次,得到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品或木制品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备材:选取干燥的鱼胶作为原料; 52-浸泡:将原料放在50°C-70°C温水中浸泡,直至得到白色透明的鱼胶; 53-蒸:将浸泡后的鱼胶放在110°C_130°C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 ; 54-捣碎:取出蒸后的鱼胶并将其捣碎; 55-复蒸:将捣碎后的鱼胶在110°C_130°C的条件下蒸9min-llmin ; 56-重复捣碎复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权方顺康毛天彬张峻青张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知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