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上放置光伏组件的温度试验箱,其特点是:光伏组件上有温度探测器;温度试验箱外面有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可调恒流电源;所述控制器内有监测温度探测器和控制可调恒流电源的STC89C52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中STC89C52单片机监测光伏组件上的DS18B20温度探测器,得到光伏组件的温度;根据光伏组件的温度自动调节和切断可调恒流电源的开关,实现了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过程中智能化自动控制电流的加载和切断,提高了温度监测的准确度,保证了光伏组件加载和切断电流控制的稳定性,无需人工监视,降低了试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温度交变试验装置
,尤其是涉及ー种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其中光伏发电是ー个重要方面。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2011年世界总撞击容量约50GW。光伏组件需长期工作在室夕卜,寿命一般要求在25年以上。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是考核光伏组件性能的ー项重要指标,考核耐候性的ー项重要试验为热循环试验。晶体硅光伏组件一般按照IEC6121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薄膜光伏组件按照IEC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和聚光光伏组件按照IEC62108《聚光光伏组件和模块设计鉴定和定型》均对热循环试验有所要求;如IEC61215规定:光伏组件的温度在_40°C ±2°C和+85°C ±2°C之间循环,循环次数为200次;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温度变化的速率不超过100°C /h,在每个极端温度下,应保持稳定至少IOmin ;除光伏组件的热容量很大需要更长的循环时间外,一次循环时间不超过6h ;当光伏组件温度超过25°C给光伏组件加载电流,电流强度为光伏组件的工作电流(Imp,一般在8A左右)。如IEC62108规定:光伏组件的温度在_40°C和+110°C之间循环;循环次数为500次;在每个极端温度下,应保持稳定至少IOmin ;当光伏组件温度超过25°C时,加载1.25倍Isc电流(一般为14A),循环速度为10次电循环/热循环;当光伏组件温度低于25°C时切断加载的电流。图3是IEC616146和IEC61215标准热循环试验要求、图4是IEC62108标准热循环试验要求。光伏组件在热循环试验中,为了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需要对光伏组件加载ー个规定的电流值(1.25XISC),由于该环境试验时间周期非常长,按照IEC61215标准的试验要求,试验时间需约50天,加载电流200次;按照IEC62108标准的试验要求,试验时间需约50天,加载电流5000次。目前,通过人工观察测量光伏组件温度的温度显示器,控制恒流电源的开关,对光伏组件进行加载和切断电流的控制;即当温度显示器的温度显示大于25°C时,人工调节恒流电源的开关,对光伏组件加载电流,当温度显示器显示低于25°C时,人工切断恒流电源的开关,此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工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控制温度的准确度低,对光伏组件加载电流和切断加载电流控制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无需人工监视,温度监视准确度高,对光伏组件加载电流和切断加载电流控制稳定性好的ー种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由六片箱体制成内部为密封腔的六面体状温度试验箱,其中一片箱体上密封固装有温差电制冷组件,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位于密封腔内,光伏组件位于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上,其特点是:光伏组件上有温度探測器;温度试验箱外面有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可调恒流电源;所述控制器内有监测温度探測器和控制可调恒流电源的STC89C52单片机。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控制器表面装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上的控制器输入接ロ与可调恒流电源上的电源输出接ロ连为一体,控制器上的控制器输出接ロ连接作为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制冷组件正极和制冷组件负极。所述箱体为中间填充发泡剂作为隔热填充物的双层铝;与固装温差电制冷组件箱体对应的箱体上制有与该箱体密封的透明天窗。所述温差电制冷组件位于温度试验箱外侧的热面上固装带有风扇的散热片。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控制器中的STC89C52单片机监测光伏组件上的DS18B20温度探测器,得到光伏组件的温度;根据光伏组件的温度自动调节和切断可调恒流电源的开关,实现了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过程中智能化自动控制电流的加载和切断,提高了温度监测的准确度,保证了光伏组件加载和切断电流控制的稳定性,无需人工监视,降低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热循环试验的程序框图;图3是IEC616146和IEC61215标准热循环试验要求;图4是IEC62108标准热循环试验要求。图中,1-温度试验箱;2-风扇;3_散热片;4_温差电制冷组件;5_光伏组件;6_透明天窗;7_密封腔;8_隔热填充物;9_可调恒流电源;10_控制器,11-制冷组件正极;12-制冷组件负极;13_温度探測器;14_电源输出接ロ ;15_控制器输入接ロ,16-显示器;17-控制器输出接ロ。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歩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1-4详细说明如下: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由六片箱体制成内部为密封腔的六面体状温度试验箱,其中一片箱体上密封固装有温差电制冷组件,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位于密封腔内,光伏组件位于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上。本技术的创新点是:光伏组件上有温度探測器;温度试验箱外面有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可调恒流电源;所述控制器内有监测温度探測器和控制可调恒流电源的STC89C52单片机;所述控制器表面装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上的控制器输入接ロ与可调恒流电源上的电源输出接ロ连为一体,控制器上的控制器输出接ロ连接作为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制冷组件正极和制冷组件负扱;所述箱体为中间填充发泡剂作为隔热填充物的双层铝;与固装温差电制冷组件箱体对应的箱体上制有与该箱体密封的透明天窗;所述温差电制冷组件位于温度试验箱外侧的热面上固装带有风扇的散热片。实施例:本技术的制作和装配过程:选用六片中间填充发泡剂作为隔热填充物8的双层铝作为制作温度试验箱I的箱体,其中两片箱体中心部位各开有一方孔,一片方孔中密封固装型号为TEC2-19006的多级温差电制冷组件4,另ー片方孔中密封固装保温透明玻璃作为透明天窗6 ;先将带有温差电制冷组件的箱体作为箱底,其余四片箱体围绕箱底密封固定成一体形成无盖箱;温差电制冷组件作为制冷制热源,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位于无盖箱内、热面位于无盖箱内外,所述的冷面上放置光伏组件5,为了提高了导热系数,在温差电制冷组件与光伏组件之间涂有ー层导热硅脂,光伏组件上装有DS18B20型温度探測器13,将温差电制冷组件上的制冷组件正极11引线、制冷组件负极12引线和温度探測器的引线置于无盖箱外;最后将带有透明天窗的箱体作为箱盖与无盖箱密封连接,形成内部为密封腔7,并且箱盖能够开启的温度试验箱,在密封腔内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温差电制冷组件的热面粘贴在表面经过煮黑处理的铝型合金水冷散热片3表面,为了增强了散热效果,粘贴前在温差电制冷组件的粘贴面上涂ー层导热硅脂;散热片下面固装ー个小型轴流风扇2,以加强温差电制冷组件热量的及时排出;选用内部有STC89C52单片机、表面带有1602液晶显示器16的控制器10,STC89C52单片机中安装了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的程序,光伏组件上面的DS18B20型温度探测器即为控制器中引出;控制器输入接ロ 15连接100V、30A的可调恒流电源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由六片箱体制成内部为密封腔的六面体状温度试验箱,其中一片箱体上密封固装有温差电制冷组件,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位于密封腔内,光伏组件位于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上,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上有温度探测器;温度试验箱外面有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可调恒流电源;所述控制器内有监测温度探测器和控制可调恒流电源的STC89C52单片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由六片箱体制成内部为密封腔的六面体状温度试验箱,其中一片箱体上密封固装有温差电制冷组件,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位于密封腔内,光伏组件位于温差电制冷组件的冷面上,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上有温度探測器;温度试验箱外面有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差电制冷组件正、负两极的可调恒流电源;所述控制器内有监测温度探測器和控制可调恒流电源的STC89C52单片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表面装有显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功,伊纪禄,胡涛,魏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