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风门位于炉体最下部,炉门设在风门上方,烟筒、外加热筒、内加热筒下部形成的空间和炉门构成燃烧室,进风管内设有喷流板,烟筒位于炉体中心、燃烧室的上方,外筒与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层,内螺旋导热板设在内加热筒与烟筒之间的下方,外螺旋导热板设在外加热筒与外筒之间的下方,内加热筒与烟筒之间形成高温区域,内加热筒位于烟筒和外加热筒之间,导热片设在烟筒的上部,外筒与外加热筒之间形成低温区域,通道侧板设在顶板和通道底板之间,温控设在壳体上且易于检测、操作和控制小风机,小风机设在炉体外部、燃烧室的下方,大风机设置在进风管的外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克服了现有传统式热风炉加热作用差、热传递效果差的缺陷,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节能热风炉,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热传递效果好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节能热风炉。
技术介绍
热风炉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传统式热风炉大体包括炉膛、炉体和炉座,炉体的四周包有空气夹层,空气夹层内设有引风口和出风ロ,然而这种传统式热风炉的热风炉热烟加热完空气之后直接通过烟筒排入大气,排出的烟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加热作用差,热传递效果差,浪费了大量的能源,除此之外,这种传统的热风炉由于是通过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对空气夹层内的冷风进行热传导因而达到冷风加热目的,但由于这种传统式结构换热效率偏低,因此燃料消耗偏高,故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式热风炉加热作用差、热传递效果差的缺陷,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节能热风炉,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热传递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ー种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干:包括有风门、炉门、进风管、喷流板、烟筒、外筒、壳体、隔热层、内螺旋导热板、外螺旋导热板、外加热筒、内加热筒、导热片、通道侧板、顶板、通道底板、温控、小风机、大风机。风门位于炉体最下部,炉门设在风门上方,烟筒、外加热筒、内加热筒下部形成的空间和炉门构成燃烧室,进风管内设有喷流板,烟筒位于炉体中心、燃烧室的上方,夕卜筒与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层,内螺旋导热板设在内加热筒与烟筒之间的下方,外螺旋导热板设在外加热筒与外筒之间的下方,内加热筒与烟筒之间形成高温区域,内加热筒位于烟筒和外加热筒之间,导热片设在烟筒的上部,外筒与外加热筒之间形成低温区域,通道侧板设在顶板和通道底板之间,温控设在壳体上且易于检测、操作和控制小风机,小风机设在炉体外部、燃烧室的下方,大风机设置在进风管的外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节能热风炉,首先烟气将烟筒、内加热筒、外加热筒加热,并将热量传导给内螺旋导热板、外螺旋导热板、导热片,从而増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外筒、壳体、隔热层能够起到保护炉体内部热量不散失的作用。(3)洁净空气经大风机压入炉体内部,通过进风管、喷流板,比较均匀的吸收燃烧室外壳的热量后,进入低温区域与外加热筒及外螺旋导热板充分接触,其温度逐渐升高;经过初次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流过两个热风通道孔后进入高温区域,在这个区域,同时与烟筒、内加热筒、内螺旋导热板和导热片充分接触,热风受到再次加热的作用,温度进ー步升高,逐步达到所需温度,然后从输出口输出高温热风,供生产使用,因此热传递效果好。(4)温控控制,如果检测热风的温度低于要求的热风温度,则控制小风机打开,増加炉膛内的空气,加快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速度,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产生更多热量,温度升高更快;若检测热风的温度高于要求的热风温度,则控制关闭小风机,减少炉膛空气,从而减慢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速度,产生热量减少,温度降低,从而达到节约燃料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节能热风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本技术所述节能热风炉剖视示意图图中:1、风门,2、炉门,3、燃烧室,4、进风管,5、喷流板,6、烟筒,7、外筒,8、壳体,9、隔热层,10、内螺旋导热板,11、外螺旋导热板,12、外加热筒,13、高温区域,14、内加热筒,15、导热片,16、低温区域,17、通道侧板,18、顶板,19、通道底板,20、温控,21小风机、22、大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节能热风炉,该热风炉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烟气通道部分(图中用粗长大箭线表示);另一部分为热风通道部分(图中用细短小点划箭线表示)。两部分完全分开,热量通过烟气加热的金属筒及导热板传导给热风,而烟气不污染热风,形成各自通道。如图所示,该热风炉其组成包括设有风门、炉门、进风管、喷流板、烟筒、外筒、壳体、隔热层、内螺旋导热板、外螺旋导热板、外加热筒、内加热筒、顶板、通道底板、温控、小风机、大风机。洁净空气经大风机压入炉体内部,通过进风管、喷流板,比较均匀的吸收燃烧室外壳的热量,风门I位于炉体最下部,炉门2设在风门上方,烟筒6、外加热筒12、内加热筒14下部形成的空间和炉门2构成燃烧室3,进风管4内设有喷流板5,烟筒6位于炉体中心、燃烧室3的上方,夕卜筒7与壳体8之间设有隔热层9,内螺旋导热板10设在内加热筒14与烟筒6之间的下方,外螺旋导热板11设在外加热筒12与外筒7之间的下方,内加热筒14与烟筒6之间形成高温区域13,内加热筒14位于烟筒6和外加热筒12之间,导热片15设在烟筒6的上部,外筒7与外加热筒12之间形成低温区域16,通道侧板17设在顶板18和通道底板19之间,温控20设在壳体8上且易于检测、操作和控制小风机21,小风机21设在炉体外部、燃烧室3的下方,大风机22设置在进风管4的外边。外加热筒12与内加热筒14对应的顶部设有由通道侧板17、通道底板19形成的两个热风通道孔,这是热风从低温区域16流到高温区域13的通道;在外加热筒12与内加热筒14之间的顶板18位置设有两个烟气孔,俯视两个热风通道孔和两个烟气孔,组成一个圆。具体如见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节能热风炉的热量交换过程如下:第一步,首先烟气将烟筒6、内加热筒14、外加热筒12加热,并将热量传导给内螺旋导热板10、外螺旋导热板U、导热片15,从而增大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外筒7、壳体8、隔热层9能够起到保护炉体内部热量不散失的作用。第二步,洁净空气经大风机22压入炉体内部,通过进风管4、喷流板5,比较均匀的吸收燃烧室外壳的热量后,进入低温区域16与外加热筒12及外螺旋导热板11充分接触,其温度逐渐升高。第三步,经过初次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流过两个热风通道孔后进入高温区域13,在这个区域,同时与烟筒6、内加热筒14、内螺旋导热板10和导热片15充分接触,热风受到再次加热的作用,温度进一步升高,逐步达到所需温度,然后从输出口输出高温热风,供生产使用,因此热传递效果好。第四步,温控控制,如果检测热风的温度低于要求的热风温度,则控制小风机打开,増加炉膛内的空气,加快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速度,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产生更多热量,温度升高更快;若检测热风的温度高于要求的热风温度,则控制关闭小风机,减少炉膛空气,从而减慢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速度,产生热量减少,温度降低,从而达到节约燃料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门(1)、炉门(2)、进风管(4)、喷流板(5)、烟筒(6)、外筒(7)、壳体(8)、隔热层(9)、内螺旋导热板(10)、外螺旋导热板(11)、外加热筒(12)、内加热筒(14)、导热片(15)、通道侧板(17)、顶板(18)、通道底板(19)、温控(20)、小风机(21)、大风机(22);风门(1)位于炉体最下部,炉门(2)设在风门上方,烟筒(6)、外加热筒(12)、内加热筒(14)下部形成的空间和炉门(2)构成燃烧室(3),进风管(4)内设有喷流板(5),烟筒(6)位于炉体中心、燃烧室(3)的上方,外筒(7)与壳体(8)之间设有隔热层(9),内螺旋导热板(10)设在内加热筒(14)与烟筒(6)之间的下方,外螺旋导热板(11)设在外加热筒(12)与外筒(7)之间的下方,内加热筒(14)与烟筒(6)之间形成高温区域(13),内加热筒(14)位于烟筒(6)和外加热筒(12)之间,导热片(15)设在烟筒(6)的上部,外筒(7)与外加热筒(12)之间形成低温区域(16),通道侧板(17)设在顶板(18)和通道底板(19)之间,温控(20)设在壳体(8)上且易于检测、操作和控制小风机(21),小风机(21)设在炉体外部、燃烧室(3)的下方,大风机(22)设置在进风管(4)的外边;外加热筒(12)与内加热筒(14)对应的顶部设有由通道侧板(17)、通道底板(19)形成的两个热风通道孔,这是热风从低温区域(16)流到高温区域(13)的通道;在外加热筒(12)与内加热筒(14)之间的顶板(18)位置设有两个烟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门(I)、炉门(2)、进风管(4)、喷流板(5)、烟筒(6)、外筒(7)、壳体(8)、隔热层(9)、内螺旋导热板(10)、外螺旋导热板(11)、外加热筒(12)、内加热筒(14)、导热片(15)、通道侧板(17)、顶板(18)、通道底板(19)、温控(20)、小风机(21)、大风机(22); 风门(I)位于炉体最下部,炉门(2)设在风门上方,烟筒(6)、外加热筒(12)、内加热筒(14)下部形成的空间和炉门(2)构成燃烧室(3),进风管(4)内设有喷流板(5),烟筒(6)位于炉体中心、燃烧室(3)的上方,外筒(7)与壳体(8)之间设有隔热层(9),内螺旋导热板(10)设在内加热筒(14)与烟筒(6)之间的下方,外螺旋导热板(11)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