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液态模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对液态模锻合金的充型性能、热裂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系统评价的金属模具型腔结构。
技术介绍
液态模锻是一种介于铸造和锻造之间的成形方法,其集中了铸造和锻造的成形优势,是实现能源节约的有效途径。液态模锻与铸造相比,不用设置浇冒口或余块,金属液利用率高达95%-98%,制件组织致密,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大幅度减少,性能大幅度提高;与锻造相比,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制件,并实现毛坯精化,使后续机械加工量小,节省了金属材料,特别是有色合金材料,可节省50%-70%。由于是液态金属充填,其变形力低,可以小设备实现大制件,降低了成形能。液态模锻既可以采用铸造合金成形也可以应用变形合金成形,因此其在合金适用范围上更广。但是不同的合金体系在液态模锻过程中的成形性能以及提高性能的机理和效果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针对液态模锻合金性能评价的通用标准,成为限制液态模锻用合金开发和液态模锻技术广泛应用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模锻用合金性能评价金属模具型腔结构,利用其可以解决现有缺乏通用的液态模锻合金性能评价方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模锻合金性能评价用模具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模板、上模具、下模具、下模板和顶出杆合围而成: 所述的下模板为两阶台式;中心处开有容置顶出杆的通孔,顶出杆容置该通孔中时与其平齐; 所述的下模具位于下模板之上,下模具的中部区域开有由上、下阶槽构成的两阶台式通槽; 所述的上模具由上台与下柱一体构成,该上模具置入下模具中部区域通槽时,两者间隙部分形成的结构体形状为被加工型腔结构零件的型体形状; 所述的上模板扣压在上模具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全,刘建朝,朱强,徐骏,王亚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