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压痕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包括输纸台,输纸台的下方设有吸风轮,吸风轮上设有吸风皮带,输纸台侧边部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吹风口,每一个吹风口上均设有调节板,输纸台上设有纸张分离规;纸张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上且上下布置的压纸辊和定位辊;压痕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上的压痕刀头和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刀座;刀座与定位辊之间设有位置传感器。该自动压痕机实现了进纸和压痕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压痕精确度,并且可灵活设置压痕位置和压痕数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后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压痕机。
技术介绍
压痕机是印后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与书刊封面、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品,现有的压痕设备是通过一个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对转动,主动轮由步进电机驱动,主动轮上具有凸台,从动轮上具有凹槽,纸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间隙穿过实现压痕,采用此种压痕设备压痕后的印刷品容易在折页时爆边,单张纸压痕次数少(10次左右),压痕精度低,且需要人工续纸,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压痕机,实现了进纸和压痕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压痕精确度,并且可灵活设置压痕位置和压痕数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压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所述纸张输送装置包括输纸台,所述输纸台的下方设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吸风轮,所述吸风轮上设有用于输送纸张的吸风皮带,所述输纸台侧边部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将纸张吹浮起来的吹风口,每一个所述的吹风口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板,所述输纸台上设有用于保证单张纸张输入的纸张分离规;所述纸张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上下布置的压纸辊和定位辊,所述定位辊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压痕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痕刀头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刀座,所述压痕刀头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刀座与所述定位辊之间设有用于检测纸张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位置传感器均与数控单元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够同时输送吸风和吹风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吸风管与所述吸风轮连通,所述气泵的吹风管上设有若干个数量与吹风口对应的气孔,每一个所述的气孔分别与每一个吹风口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刀座设置于所述压痕刀头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气缸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泵。优选的,所述输纸台台面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适应纸张宽度的挡纸板。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优选的,所述自动压痕机还包括收纸台,所述收纸台设置于所述压痕装置下游。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自动压痕机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压痕装置的刀座与纸张定位装置的定位辊之间设有用于检测纸张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将纸张堆放于输纸台上,将需要的每道压痕间距及压痕次数输入数控单元后,启动气泵及伺服电机开关,气泵产生的吹风通过吹风管输送至吹风口,使堆放在输纸台上的纸张吹浮起来,气泵产生的吸风通过吸风管输送至吸风皮带,使吸风皮带将最底层的纸张吸住,并将吸住的纸张输送至定位辊,纸张分离规保证只能单张纸张输入,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预设的第一个压痕位置时发送信号给数控单元,数控单元控制定位辊对纸张进行精确定位后,数控单元继续控制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压痕刀头向刀座靠近,完成纸张的第一次压痕,然后压痕刀头远离刀座释放纸张,再由吸风皮带与定位辊将纸张输送至下一个压痕位置,如此往复直至完成纸张的所有压痕,然后按照上述工作步骤对其余纸张进行压痕,从而实现了进纸和压痕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压痕精确度,并且可通过数控单元灵活设置纸张的压痕位置和压痕数量。由于输纸台台面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适应纸张宽度的挡纸板,可根据纸张的宽度调节挡纸板,操作方便。由于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轮,因此该自动压痕机移动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图;其中:1、机架;2、输纸台;3、吸风皮带;4、侧板;5、吹风口 ;6、纸张分离规;7、定位辊;8、压纸辊;9、压痕刀头;10、刀座;11、位置传感器;12、吸风轮;13、吹风管;14、伺服电机;15、气缸;16、曲柄连杆机构;17、挡纸板;18、纸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自动压痕机,包括机架I,机架I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包括输纸台2,输纸台2的下方设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吸风轮12,吸风轮12上设有用于输送纸张的吸风皮带3,输纸台2侧边部设有侧板4,侧板4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将纸张18吹浮起来的吹风口 5,每一个吹风口 5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板(图中未标出),输纸台2上设有用于保证单张纸张18输入的纸张分离规6 ;纸张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I上且上下布置的压纸辊8和定位辊7,定位辊7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压痕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I上的压痕刀头9和固定安装于机架I上的刀座10,压痕刀头9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刀座10与定位辊7之间设有用于检测纸张18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1 ;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位置传感器11均与数控单元(图中未标出)连接。机架I上设有能够同时输送吸风和吹风的气泵(图中未标出),气泵的吸风管(图中未标出)与吸风轮12连通,气泵的吹风管13上设有若干气孔(图中未标出),数量与吹风口5对应,且分别与每一个吹风口 5相对设置。刀座10设置于压痕刀头9的下方,当然,也可以将压痕刀头9设置于刀座1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14或步进电机,第二动力装置为气缸15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16,气缸15连接气泵。输纸台2台面上通过调节螺栓安装有用于适应纸张18宽度的挡纸板17,可根据纸张18的宽度调节挡纸板17与侧板4之间的间距。此外,自动压痕机还包括收纸台(图中未标出),收纸台设置于所述压痕装置下游,收纸台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不再赘述。为了方便设备的移动,机架I底部设有行走轮(图中未标出)。其工作过程如下:将纸张18堆放于输纸台2上,将需要的每道压痕间距及压痕次数输入数控单元后,启动气泵及伺服电机14开关,气泵产生的吹风通过吹风管13输送至吹风口 5,使堆放在输纸台2上的纸张18吹浮起来,气泵产生的吸风通过吸风管输送至吸风皮带3,使吸风皮带3将最底层的纸张18吸住,并将吸住的纸张18输送至定位辊7,纸张分离规6保证只能单张纸张18输入,当位置传感器11检测到预设的第一个压痕位置时发送信号给数控单元,数控单元控制定位辊7对纸张18进行精确定位后,数控单元继续控制气缸15驱动压痕刀头9向刀座10靠近,完成纸张18的第一次压痕,然后压痕刀头9远离刀座10释放纸张18,再由吸风皮带3与定位辊7将纸张18输送至下一个压痕位置,如此往复直至完成纸张18的所有压痕,然后按照上述工作步骤对其余纸张18进行压痕。本技术实现了进纸和压痕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压痕精确度,并且可通过数控单元灵活设置纸张18的压痕位置和压痕数量,其压痕精确度可达0.1mm,单张纸可预设36道压痕线位置,每道压痕的间距为1mm。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压痕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所述纸张输送装置包括输纸台,所述输纸台的下方设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吸风轮,所述吸风轮上设有用于输送纸张的吸风皮带,所述输纸台侧边部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将纸张吹浮起来的吹风口,每一个所述的吹风口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板,所述输纸台上设有用于保证单张纸张输入的纸张分离规;所述纸张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上下布置的压纸辊和定位辊,所述定位辊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压痕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痕刀头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刀座,所述压痕刀头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刀座与所述定位辊之间设有用于检测纸张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位置传感器均与数控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压痕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纸张输送装置、纸张定位装置和压痕装置; 所述纸张输送装置包括输纸台,所述输纸台的下方设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吸风轮,所述吸风轮上设有用于输送纸张的吸风皮带,所述输纸台侧边部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将纸张吹浮起来的吹风口,每一个所述的吹风口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板,所述输纸台上设有用于保证单张纸张输入的纸张分离规; 所述纸张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上下布置的压纸辊和定位辊,所述定位辊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所述压痕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痕刀头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刀座,所述压痕刀头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 所述刀座与所述定位辊之间设有用于检测纸张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位置传感器均与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伟,彭风荣,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惠邦精工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