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912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指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壳体(1.1)、盖体(1.2)、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1.5),所述搅拌风叶(1.5)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的数量为至少两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指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混合分散工序占整个生产工艺中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度大于30%,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锂离子正电极材料的混合分散工艺中粉体的均匀性直接响到锂离子的质量,因此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混合分散至关重要,锂电池的分散工艺是将含有酸性材料的溶液和含有碱性材料的溶液在反应釜中反应形成钴镍锰氢氧化物粉体。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反应釜的结构图,它包括反应釜壳体1.1、盖体1.2、一根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一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所述的一根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一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1.5,所述搅拌风叶1.5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存在的问题是:反应物浓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分部在第一进料管1.3和第二进料管1.5的四周,容易出现浓度分部不均匀,从而使得混合分散工序反应效率较低。同时锂电池的分散工艺的反应过程会形成粉末状固体,很多粉末状固体会附着在第一进料管1.3和第二进料管1.4的管口处导致堵塞,传统去除附着在第一进料管1.3和第二进料管1.4的管口处的粉末状固体的方式是将长杆穿过人孔,敲打第一进料管1.3和第二进料管1.4使得管壁震动从而使得附着在进料管的粉末状固体落入反应釜;存在的问题是:这样的结构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危险性较高同时也可能存在其他杂质落入反应釜内的反应池也会使得分散工艺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可以提高锂电池分散工艺生产效率的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壳体、盖体、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所述搅拌风叶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的数量为至少两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根。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使得反映原料在反应釜中多处都有分散,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可以使得反应釜中原料的反应更加充分且锂电池的分散工艺效果更好,从而使锂电池正极材料质量较好。作为改进,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二进料管的方向为倾斜且第一进料管的管口和第二进料管的管口分别与搅拌风叶的距离为3-5厘米;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的方向为倾斜且两个进料管的管口与搅拌风叶的距离较近,使得酸溶液和碱溶液从进料管的管口流出后直接与搅拌风叶相接触,可以使得反应釜中原料的反应更加充分且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锂电池正极材料质量更好。作为改进,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二进料管的管口都为喇叭口 ;由于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一进料管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的管口都为喇叭口,所以当反应产生粉末状固体以后虽然会附着在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的管口处,但是由于是喇叭口,所以不易发生堵塞,且不需要人为再进行祛除管口粉末状固体,既保证操作人员工作安全性也防止其他杂质落入反应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反应釜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反应釜的结构图。图中所示:1.1、反应釜壳体;1.2、盖体;1.3、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4、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5、搅拌风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壳体1.1、盖体1.2、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1.5,所述搅拌风叶1.5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的数量为至少两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根;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二进料管1.4的方向为倾斜且第一进料管1.3的管口和第二进料管1.4的管口分别与搅拌风叶1.5的距离为3-5厘米;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爸的第二进料管1.4的管口都为喇叭口。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壳体(1.1)、盖体(1.2)、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1.5),所述搅拌风叶(1.5)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的数量为至少两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壳体(1.1)、盖体(1.2)、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和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所述的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风叶(1.5),所述搅拌风叶(1.5)位于反应釜内的中央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1.3)的数量为至少两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1.4)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春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兴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