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管用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743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形管用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呈扇环状,所述钢板本体的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一突出,所述钢板本体的另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二突出,所述第一突出和第二突出的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十分方便,制造成本低廉,椎管折弯准心定位便于工人快速找准折边,操作简单,加工十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报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板,尤其是涉及锥形管用钢板
技术介绍
目前多棱椎管加工基本上是采用钢板折弯后,经埋弧焊接成型,钢板多为近似扇环形,但由于椎管上下口径大小不一,造成折边的长度也不一致,使得加工难度加大。当上下口径折边长度不一时,车间加工时主要依靠工人用尺子测量定位再折弯焊接,存在精度不高,偏差较大,工作量繁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由于测量定位偏差较大,容易使成型椎管出现扭转现象的缺陷,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所需的要求,产品容易报废,进而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锥形管用钢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锥形管用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呈扇环状,所述钢板本体的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一突出,所述钢板本体的另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二突出,所述第一突出和第二突出的数量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和第二突出呈三角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和第二突出的数量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之间的间距为50cm-l50cm,第二突出之间的间距为100cm_300c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之间的间距为100cm,第二突出之间的间距为20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十分方便,制造成本低廉,椎管折弯准心定位便于工人快速找准折边,操作简单,加工十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闻广品质量,减少报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种锥形管用钢板,包括钢板本体1,钢板本体I呈扇环状,钢板本体I的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有第一突出2,钢板本体I的另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有第二突出3,钢板本体1、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加工一体成型而成,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均呈三角形状,第一突出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突出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的数量相同,第一突出2之间的间距为50cm-150cm,第二突出3之间的间距为100cm-300cm,作为优选,第一突出2之间的间距可选为100cm,第二突出3之间的间距可选为200cm。椎管折弯准心定位便于车间工人快速找准折边,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另外成型椎管一般不会出现扭转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管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呈扇环状,所述钢板本体(1)的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一突出(2),所述钢板本体(1)的另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二突出(3),所述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的数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管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I)呈扇环状,所述钢板本体(I)的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一突出(2),所述钢板本体(I)的另一弧形边边缘均布设置有第二突出(3),所述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的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管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2)和第二突出(3)呈二角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盛钢管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