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继红专利>正文

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305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减速机,包括:制动电动机(1)、输入轴(3)、偏心套(9)、左转臂(4)、右转臂(10)、销轴(6)、行星轮(8)、绳轮(7)、销套(5)。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外齿轮平衡传动,孔销式输出机构,销轴采用双支撑结构,结构紧凑;速比大,既可较高转速、传递平稳,噪音低,又能够传递较大功率也可传递较大扭矩,抗过载,节能,成本降低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的是ー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減速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搅拌机用提升机,多采用减速机输出轴加长联接绳轮,另一端悬臂或托架支撑。減速机多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减速机或摆线减速机。摆线减速机多采用销轴悬臂式结构,两行星轮承受载荷不均,増加了销套的摩擦损失和降低了減速机的效率;而且制造精度高、需用专用的机床加工,设备投资比较大,制造成本较高。在长期大负载运转的设备中应用,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整套成本价格较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減速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減速机,包括:制动电动机(I)、输入轴(3)、偏心套(9)、左转臂(4)、右转臂(10)、销轴(6)、行星轮(8)、绳轮(7)、销套(5);制动电动机(I)通过花键轴与输入轴(3)联接传递动力,在输入轴(3)上装有一个错位180度的偏心套(9),在偏心套(9)上装有两个对称的滚珠轴承,两个行星轮(8)对称装在该两个滚珠轴承的外圈上,形成H机构,动カ通过输入轴(3 )、偏心套(9 )带动H机构旋转,进而带动两个行星轮(8 )对称旋转;行星轮(8)既绕输入轴(3)上的偏心套(9)自转,又绕着绳轮(7)的中心公转;两个行星轮(8)对称绕偏心旋转时,行星轮(8)上的孔围绕销套(5)作180度旋转,同时两行星轮(8)対称的同绳轮(7)交替啮合,从而带动绳轮(7)旋转。所述的减速机,销轴(6)固定连接在左转臂(4)和右转臂(10)上,左转臂(4)固定在机座(2)上,右转臂(10)固定在支架(11)。所述的减速机,通过改变绳轮(7)的内部的内齿轮和行星轮(8)的齿数差来达到所需要的转速。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8)上有等分的10个孔,孔的内径dw等于销套(5)的外径ds加上偏心套(9)的偏心量5的2倍,即:dw=ds+2S ;偏心套的偏心量S等于绳轮7和行星轮(8)的中心距a,即:a= 6。本专利技术直接用绳轮做为减速机壳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传动平稳,成本大大降低。采用内、外齿轮平衡传动,孔销式输出机构,销轴采用双支撑结构,结构紧凑;速比大,既可较高转速、传递平稳,噪音低,又能够传递较大功率也可传递较大扭矩,抗过载,节能,成本降低30%。而且齿轮加工通用性较强,一把刀具就可同时在一台机床上加工行星轮、太阳轮,不需要特殊的刀具和专用设备,材料也可采用普通齿轮材料,设备投资较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多个齿同时啮合,所以较小的模数就可传递较大扭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减速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I制动电动机;2机座;3输入轴;4左转臂;5销套;6销轴;7绳轮;8行星轮;9偏心套;10右转臂;11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減速机包括:制动电动机1、输入轴3、偏心套9、左转臂4、右转臂10、销轴6、行星轮8、绳轮(内齿轮)7、销套5。制动电动机I通过花键轴与输入轴3联接传递动力,在输入轴3上装有一个错位180度的偏心套9[注:偏心套是以中心对称180度的两个偏心,偏心量各为5 (图2所示5为4.5mm), 8的大小等于绳轮(内齿轮)7和行星轮8啮合的中心距a,即:S =a],在偏心套9上装有两个对称的滚珠轴承,两个行星轮8对称装在该两个滚珠轴承的外圈上,形成H机构(偏心机构)。动カ通过输入轴3、偏心套9带动H机构旋转,进而带动两个行星轮8对称旋转。行星轮8既绕输入轴3上的偏心套9自转,又绕着绳轮7的中心公转。绳轮7不固定,销轴6固定连接在左转臂4和右转臂10上,左转臂4和右转臂10固定不动[一端用平键连接在机座2上,另一端用平键连接在支架11]。行星轮8通过输入轴3带动旋转,将动力由绳轮7输出。当输入轴3带着偏心套9[输入轴3和偏心套9通过平键连接在一起]转动一周时,通过改变绳轮7的内部的内齿轮和行星轮8的齿数差来达到所需要的转速。行星轮8上有等分的10个孔,孔的内径dw等于销套5的外径ds加上偏心套9的偏心量S的2倍,即:dw=ds+2 3。偏心套的偏心量S等于绳轮7和行星轮8的中心距a,即:a= 6。两个行星轮8对称绕偏心旋转时,行星轮8上的孔围绕销套5作180度旋转,同时两行星轮8対称的同绳轮7交替啮合,从而带动绳轮7旋转,达到传动的原理。两行星轮8对称同绳轮7啮合,传递既平稳,受カ又均匀。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内齿轮(固定)、外齿轮传动,孔销式输出机构(不固定)的少齿差传动结构原理,并将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转化。将孔销输出结构(左、右转臂)利用机座、支架固定,内齿轮(绳轮)不固定,作为输出机构。使行星轮(外齿轮)及绕输入轴旋转,又绕内齿轮(绳轮)旋转,达到输出效果。将销轴采用双支撑结构(左、右转臂支撑),结构紧凑,速比大;既可较高转速、传递平稳,噪音低,又能够传递较大功率也可传递较大扭矩,抗过载,节能。我们可以彻底的将原有的摆线减速机去掉,运用少齿差传动,变速机构装入绳轮内,将绳轮作为壳体,达到运用減速机变速的目的。而且齿轮加工通用型较强,一把刀具就可同时在一台机床上加工行星轮、太阳轮,不需要特殊的刀具和专用设备,材料也可采用普通齿轮材料,设备投资较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多个齿同时啮合,所以较小的模数就可传递较大扭矩。成本降低原来的30%以上,结构比较紧凑,传动平稳。在设计时,输出机构通常采用双支撑结构,左转臂(4)和右转臂(10)固定不动达到平衡效果。減速机的传动比i=Zl/ (Z2-Z1) (Z2太阳轮齿数;Zl—行星轮齿数),通过改变两者的齿数和齿数差来改变传动比i,达到减速的目的,设计结构简単。以往的设计通常是根据使用的的要求进行计算,来确定每一部分的具体尺寸。为了使内、外齿轮副在少齿差时仍然能够正确啮合顺利运转,可以从两条途径消除齿廓重迭干渉:ー是降低齿顶高,通常选用短齿,从齿高方向消除齿廓重迭;ニ是选择适当的正变位系数,减少外齿轮的齿顶厚度,从齿厚方向消除齿廓重迭。本专利技术改变了输出机构的结构形式,把減速机彻底去棹。把传统的摆线减速机的悬臂式结构改为双支撑,也就是在对称的两端运用销轴牢牢的固定起来。双支撑的挠度较小,在传递相同的载荷时,双支撑结构两个行星轮承受的载荷比较均匀,每个销套的磨损都是均匀的,又増加了平衡效果,降低了噪音,在设计传递较大扭矩的传动时,采用此种型式是比较合理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卧式制动电机,弥补了其它减速机不能自锁的缺陷,又減少了其它提升机的制动部分。能使減速机长时间正、反两个方向工作,同时又起到了制动的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电动机(1)、输入轴(3)、偏心套(9)、左转臂(4)、右转臂(10)、销轴(6)、行星轮(8)、绳轮(7)、销套(5);制动电动机(1)通过花键轴与输入轴(3)联接传递动力,在输入轴(3)上装有一个错位180度的偏心套(9),在偏心套(9)上装有两个对称的滚珠轴承,两个行星轮(8)对称装在该两个滚珠轴承的外圈上,形成H机构,动力通过输入轴(3)、偏心套(9)带动H机构旋转,进而带动两个行星轮(8)对称旋转;行星轮(8)既绕输入轴(3)上的偏心套(9)自转,又绕着绳轮(7)的中心公转;两个行星轮(8)对称绕偏心旋转时,行星轮(8)上的孔围绕销套(5)作180度旋转,同时两行星轮(8)对称的同绳轮(7)交替啮合,从而带动绳轮(7)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机专用提升机的減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电动机(I)、输入轴(3)、偏心套(9 )、左转臂(4)、右转臂(10 )、销轴(6 )、行星轮(8 )、绳轮(7 )、销套(5 );制动电动机(I)通过花键轴与输入轴(3 )联接传递动カ,在输入轴(3 )上装有一个错位180度的偏心套(9 ),在偏心套(9 )上装有两个对称的滚珠轴承,两个行星轮(8 )对称装在该两个滚珠轴承的外圈上,形成H机构,动カ通过输入轴(3)、偏心套(9)带动H机构旋转,进而带动两个行星轮(8)对称旋转;行星轮(8)既绕输入轴(3)上的偏心套(9)自转,又绕着绳轮(7)的中心公转;两个行星轮(8)对称绕偏心旋转时,行星轮(8)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继红房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房继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