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295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防止了端子从空腔中脱落,并防止了密封环的位置偏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10)包括:端子(20),该端子(20)还包括突出部(23),当容纳在空腔(32)中时,突出部(23)从壳体(30)突出;密封环(45);和保持器(50),该保持器(50)安装到壳体(30)上。保持器(50)从端子(20)的突出部(23)的前侧将密封环(45)保持到位,并包括与端子(20)接合的接合部(5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连接器已知是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传统连接器,该结构用于防止诸如水和油等的液体浸入连接器壳体的空腔中。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连接器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收容室中容纳有阳性突片端子,该阳性突片端子将连接到电线的末端。该阳性突片端子具有凹入的O型环安装部。安装到该O型环安装部中的O型环与端子收容室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利用这种构造,防止了诸如水和油等的液体浸入端子收容室中。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0.440191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构造中,如果力沿着朝向阳性突片端子的移除侧的方向作用在电线上,则阳性突片端子可能从O型环脱落并可能从端子收容室中滑出。此外,如专利文献I的图8所示,在装配阳性连接器壳体(待连接的壳体)时,O型环压靠阳性连接器壳体并定位。因此,该O型环可能易于在阳性连接器壳体的装配之前被不正确地定位。鉴于上述情形已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端子难以从空腔中脱落,并且密封环难以被不正确地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具有空腔的连接器壳体;具有突出部的端子;被包括在连接器壳体中的密封环收容凹部;布置在密封环收容凹部中的密封环和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并从端子的突出部的前侧挤压密封环的保持器。所述端子以突出部从连接器壳体突出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空腔中。密封环收容凹部位于与基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该基础部分在突出部从其突出的一侧。端子穿过密封环,使得密封环将密封环收容凹部的内表面与端子之间的空间密封。保持器包括与端子接合的接合部。根据这种构造,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保持器从端子的突出部的端部挤压密封环。此外,保持器包括与端子接合的接合部。因此,端子难以从空腔中脱落,并且密封环难以被不正确地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电线的端部与阳性端子连接的状态的视图;图4是壳体的正视图;图5是壳体的竖直截面图;图6是壳体的水平截面视图7是保持器的透视图;图8是保持器的后视图;图9是保持器的侧视图;图10是保持器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了橡胶塞和密封环被联接在壳体中的状态的视图;图12是示出了保持器被插入到暂时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了保持器被插入到正常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图16是说明图,示出了螺母被保持在螺母保持部中并且阳性端子正要栓接到待连接的端子的状态;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持器被插入到暂时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18是示出了保持器被插入到正常位置的状态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连接器11:电线12:导体13:电线绝缘覆层20:阳性端子(端子)21:电线连接部22:密封环安装部23:突出部24:螺栓孔(通孔)25:接合孔30、80:壳体31:端子壳体32:空腔33:密封环收容凹部34:保持器安装凹部35,81:锁定孔36:开口37、72:螺母保持部38,73:保持壁39,74:载置部40:插入部45:密封环46:端子通孔50、70:保持器51:挤压部52:端子通孔53、76:锁定部53A、76A:阶状部54,71:支撑部55:凸出部56:小宽度凸出部58:接合部58A:阶状部64:螺母64A:螺丝孔65:螺栓Tb:阳性突片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将参考图1到图16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联接到在如下构件(未示出)之间布设的线束的端部:这些构件例如是构成用于驱动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的电池、逆变器和电动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连接到线束的、位于电动机侧而非所述逆变器侧的端部,并且联接到电动机侧的装置的外壳。在下文中,将基于图2来说明上下方向。图2中的右侧和左侧将分别称为前侧和后侧。如图2所示,连接器10包括阳性端子20 (“端子”的一个实例)、连接器壳体30 (下文中称为壳体30)、密封环45和保持器50。阳性端子20包括突出部23。连接器壳体30容纳阳性端子20。密封环45在基础部分处联接到阳性端子20,突出部23从该基础部分突出。保持器50联接到壳体30并从突出部23的一端挤压密封环45。如图3所示,阳性端子2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带形状。阳性端子20包括电线连接部21和从电线连接部21连续向前延伸的突出部23。电线11联接到电线连接部21。突出部23从壳体30 (的密封环收容凹部33)突出。阳性端子20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为扁平形状,然后被压力机冲孔。阳性端子20的侧边缘(沿其宽度方向的端部)被圆化。电线11包括导体12和电线绝缘覆层13,该导体12和电线绝缘覆层13均具有扁平形状。导体12包括多束螺旋状绞合的铜合金芯线,这些铜合金芯线布置成彼此接触。这种形状的电线11具有高的电力传输性能,并且,由于其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它还具有高的散热性。此外,由于其扁平形状,电线11能够容易地折叠。这便于电线11的布设。所挤压出的电线连接部21具有扁平板形状。对电线连接部21和通过剥离电线11的电线绝缘覆层13而露出的导体12进行钎焊,来连接电线连接部21和电线11 (其中,熔点比导体12和电线连接部21低的合金(诸如焊锡的导电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而处于焊膏状态,并且,该熔化的合金被涂布到所述连接部并固化)。突出部23包括位于从电线连接部21连续向前延伸的基础部分处的密封环安装部22,密封环45安装到该密封环安装部22。在密封环安装部22的前侧,突出部23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接合孔25和具有圆形形状的螺栓孔24 (“通孔”的一个实例)。螺栓孔24位于接合孔25的前侧并允许螺栓65的轴向部65B从中穿过。除了挤压成形,也可以通过将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挤压成扁平形状来获得阳性端子20。壳体30由合成树脂(例如,包括玻璃纤维的芳香尼龙)制成。如图1所示,壳体30一体地包括彼此并排布置的多个(两个)端子壳体31。每个端子壳体31被构造成容纳多个(两个)阳性端子20中的一个。如图6所示,每个端子壳体31包括扁平空腔32和密封环收容凹部33,阳性端子20能够穿过该扁平空腔32。密封环收容凹部33以阶状方式邻近于空腔32的前侧,其具有比空腔32大的直径。另外,如图5所示,端子壳体31还包括保持器安装凹部34和螺母保持部37,该保持器安装凹部34邻近于密封环收容凹部33的前侧,该螺母保持部37位于壳体30的前端部处,用于保持螺母64。空腔32沿前后方向延伸而贯穿壳体30 (从而壳体30的前后部分彼此连通)。空腔32具有沿左右方向伸长的扁平椭圆形状并且具有使得阳性端子20和电线11能够从空腔32中穿过的尺寸。密封环收容凹部33具有沿左右方向伸长的横长(landscape)椭圆形状,并且其尺寸使得能够在密封环45和密封环收容凹部33之间基本无间隙的情况下联接该密封环45。密封环收容凹部33从空腔32的前端以阶状方式延伸,其具有比空腔32大的直径。保持器安装凹部34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凹部34A和第二凹部34B。第一凹部34A邻近于密封环收容凹部33的前端。第二凹部34B以阶状方式邻近于第一凹部34A的前端,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空腔的连接器壳体;具有突出部的端子,所述端子以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突出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空腔中;密封环收容凹部,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被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位于与所述端子的基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基础部分在所述突出部从其突出的一侧;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布置在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中,所述端子穿过所述密封环,使得所述密封环将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空间密封;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并从所述端子的所述突出部的前侧挤压所述密封环,所述保持器包括与所述端子接合的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2 JP 2010-2125481.一种连接器,包括: 具有空腔的连接器壳体; 具有突出部的端子,所述端子以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突出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空腔中; 密封环收容凹部,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被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位于与所述端子的基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基础部分在所述突出部从其突出的一侧; 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布置在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中,所述端子穿过所述密封环,使得所述密封环将所述密封环收容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空间密封;以及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并从所述端子的所述突出部的前侧挤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井芳朋坂田知之宇野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