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001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8
连接器,包括:具有端子互锁孔(3)的端子(2);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端子(2)插入其中的端子腔(11)和用于提供与插入到该端子腔(11)中的端子(2)的端子互锁孔(3)互锁的壳体矛状件(12);以及前保持器(20),安装在壳体(10)中并设置有用于在和壳体矛状件(12)接合的方向上推动端子(2)的保持器弹性臂(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到汽车线束等上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传统例子所述的这类连接器,给出了图1和2所示的连接器。在图1和2中,连接器100A包括多个端子101、用于保持每个端子101的壳体110,以及嵌合到壳体110的外周的外罩120。每个端子101都固定到每根电线W的末端部分。每个端子101都具有端子锁定孔102。每个端子101都设置成要插入到壳体110的每个端子腔111中。壳体110具有多个壳体矛状件112。每个壳体矛状件112与每个端子101的端子锁定孔102锁定。通过壳体矛状件112的锁定力,将每个端子101保持到壳体110。而且,作为另一传统例子所述的连接器,给出了图3和4所示的连接器(参照专利文献I)。在图3和4中,连接器100B包括多个端子101、用于保持每个端子101的壳体110,以及嵌合到壳体110的外周的外罩120。每个端子101都固定到每根电线W的末端部分上。每个端子101都具有端子锁定孔102。每个端子101都设置成要插入到壳体110的每个端子腔111中。壳体110具有多个壳体矛状件112。每个壳体矛状件112都与每个端子101的端子锁定孔102锁定。通过壳体矛状件112的锁定力,将每个端子101都保持到壳体110。壳体110具有多对上壳体弹性臂113和下壳体弹性臂113。每对壳体弹性臂113偏压每个端子101。在端子腔111中,每个端子101保持在一对上壳体弹性臂113和下壳体弹性臂113的弹性力平衡的位置处。抵抗一对上壳体弹性臂113和下壳体弹性臂113的弹性力,每个端子101能够在端子腔111中向上和向下移动。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02009 / 110639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顺便提及,采用图1和2中所说明的传统例子所述的连接器100A,针对部件尺寸误差、端子101的插入性等,将壳体110的端子腔111的尺寸设置得略大于端子101的厚度。于是,端子101能够在远离壳体矛状件112的方向上移动。当端子101在远离壳体矛状件112的方向上移动时,端子101可以锁定在壳体矛状件112的末端部分处,即,具有较小剪断面积的部分处。在此情况下,壳体矛状件112的锁定力变弱,于是导致无法获得连续地稳定的期望的端子保持力的问题。尤其是,在用于汽车的高电流和高电压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到上述连接器上的电线具有较粗直径,因此电线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刚性。因此,线束的弯曲导致弯曲内侧和弯曲外侧之间的线长度差异,从而导致较大的拉伸载荷施加在端子101和壳体110之间。于是,除非连接器100A具有连续稳定的期望的端子保持力,张力载荷可能损伤壳体矛状件112,这可能引起端子的脱离。此处,为了防止壳体矛状件112的损伤,可以想到提出措施使得,确保壳体矛状件112的末端侧处的剪断面积,或者提高壳体矛状件112的自身刚性。然而,由于可能导致与空间、操作性、成本等相关的问题,所以这些措施是不实际的,因此不可米用。而且,采用图3和4中所说明的另一传统例子所述的连接器100B,一对壳体弹性臂113设置成突出到壳体110的端子腔111中。于是,在将端子101插入到端子腔111中时,可能引起穿刺力等可能损伤壳体弹性臂113的问题。尤其是,采用另一传统例子所述的连接器100B,壳体110的端子腔111的尺寸设置得大于端子101的厚度,与传统例子相比,仍然更大。因此,在将端子101插入到壳体110的端子腔111中时,端子101的插入方向不稳定,导致穿刺力等损伤壳体弹性臂113的较大可能性。已经作出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连接器,它能够获得连续地稳定的期望的端子保持力,并能够消除插入端子时损伤弹性臂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包括:端子,该端子具有端子锁定孔;壳体,该壳体包括端子腔,所述端子插入该端子腔中;和壳体矛状件,该壳体矛状件构造成将与插入所述端子腔中的所述端子的所述端子锁定孔锁定;以及保持器,该保持器构造成嵌合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保持器弹性臂,该保持器弹性臂用于在将所述端子钩到所述壳体矛状件的方向上偏压所述端子。优选的是,所述保持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保持器弹性臂的臂支撑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支撑部分的相对侧处的保持器锁定部分,所述壳体具有壳体锁定臂,并且该壳体锁定臂构造成将与所述保持器锁定部分锁定。该端子具有螺栓紧固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由于保持器弹性臂在将端子钩到壳体矛状件上的方向上偏压端子,所以端子不可能在远离壳体矛状件的方向上移动。于是,该端子能够锁定在壳体矛状件的根部中,即,具有大剪断区域的部分中。因此,可以防止壳体矛状件的锁定力变弱。而且,该端子插入到壳体的端子腔中,然后将保持器嵌合到壳体。于是,在将端子插入到端子腔中时,不存在端子的插入损伤保持器弹性臂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能够获得这样一种连接器,在端子腔中能够实现连续地稳定的期望的端子保持力,并且在插入端子时没有损伤保持器弹性臂的任何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传统例子的连接器的局部剖断透视图。图2是根据传统例子的图1中所示连接器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根据另一传统例子的连接器在看到锁定端子和壳体矛状件的结构的部分处被切开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另一传统例子的图3中所示连接器在看到壳体弹性臂保持端子的结构的部分处被切开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从前侧观察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从后侧观察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保持器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在看到锁定壳体和前保持器的结构的部分处被切开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在看到锁定端子和壳体矛状件的结构的部分处被切开的剖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0中所示连接器的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在下面基于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5至1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I。在图5至11中,连接器I包括两个端子2、用于保持这两个端子2的壳体10、作为嵌合到壳体10的前侧的保持器的前保持器20、嵌合到壳体10的后侧的后保持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外周上的外罩40,以及设置在外罩40的更外周上的屏蔽环45每个端子2都由导电金属制成。每个端子2都具有端子锁定孔3和螺栓紧固孔4。该端子锁定孔3形成在定位在壳体10和前保持器20内的部分中。螺栓紧固孔4形成在从前保持器20向外凸出的部分中。通过利用螺栓紧固孔4,螺栓将每个端子2都紧固到作为安装侧腔室(未示出)的端子座上。每根电线W的末端部分都通过压接操作固定到每个端子2。橡胶塞50穿套在每根电线W上。壳体10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该壳体10以一定间隔设置有两个端子腔11。每个端子2都插入到相关端子腔11中,并从而设置在该端子腔11中。在壳体10中,突出的壳体矛状件12设置在端子腔11中。每个壳体矛状件12都与每个端子2的端子锁定孔3锁定。通过相关壳体矛状件12的锁定力将每个端子2都固定到壳体10,使得端子2无法从端子腔11拉出。在壳体10的前侧处,设置壳体锁定臂13。在壳体10的后侧处,设置壳体锁定臂14和壳体锁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15 JP 2010-2547511.连接器,包括: 端子,该端子具有端子锁定孔; 壳体,该壳体包括端子腔,所述端子插入该端子腔中;和壳体矛状件,该壳体矛状件构造成将与插入所述端子腔中的所述端子的所述端子锁定孔锁定;以及 保持器,该保持器构造成嵌合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保持器弹性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晴纪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