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料、布料排版方法,系统首先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产品的裁片形状进行识别,并记录其参数,根据识别记录的数据,由合并模块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并结合补刀法算式,由排版模块进行排版,选择最佳方式生成马克图进行开料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排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其排版速度与现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显得到提高,根据补刀法算式进行排版,让换刀模次数降到最低,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可以更为合理的对皮料、布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无形中也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厂家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料、布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料、布料排版方法。
技术介绍
在皮料、布料加工领域,所生产加工的箱包等皮具产品,其在进行加工前,需要对整块的布料切割成若干预先设计好的形状不尽规则的片状部,然后设计图纸将各片状部进打缝合或者粘合,完成广品的制造。皮料、布料能否充分利用一直是皮料、布料切割的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切割越合理,所节省的原材料就越多,从而能节省材料而降低成本和提高厂家竞争力。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皮料、布料切割前,因为每个技术人员对于排刀方法标准不一,所以排刀排出之标准用量不正确性也就增加,也因此估价正确性不足以充分保证,经常买料生产后,库存就会上升,或生产时物料存量不够生产,不仅费人力,也是产生整个产业问题的源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版效率高、皮料、布料利用率高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原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形状识别: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 2)、裁片合并:根据形状测量识别模块所识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参数,按照预先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常见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块对其中的裁片进行自动合并; 3)、补刀法算式排版:根据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单个产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数和开料方式,并选择最佳排版方式; 4)、根据最佳排版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并由加工设备进行开料生产。一种皮料、布料排版系统,包括: 形状测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裁片常见形状的合并方式; 合并模块:用于将已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所识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参数的裁片进行自动合并; 排版模块:用于将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单个产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数和开料方式,并选择最佳排版方式;马克生成模块:用于将排版模块得到的最佳排版生成马克图,以由加工设备进行开料生产。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和系统,系统首先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产品的裁片形状进行识别,并记录其参数,根据识别记录的数据,由合并模块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并结合补刀法算式排版,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各排版后,根据面料节省情况和开料的难易程度,选择最佳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进行开料生产。本专利技术整个排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其排版速度与现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显得到提高,而考虑到刀模生产工艺的要求,根据补刀法算式进行排版,让换刀模次数降到最低,使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可以更为合理的对皮料、布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无形中也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厂家的竞争力。优选的,所述步骤4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a)、计算套数:根据拉料长度与单个产品所需要的面料数,由最大套数计算模块得出拉料所能生产的最大套数; b)、找出最佳方式:根据最大套数所需要的裁片的数,重新由排版模块按照长度长、宽度宽、面积大进行排版和开料方式,选择最佳排版方式。优选的,所述步骤b)前还包括尾排挪位步骤:对每个产品所需要面料的数的剩料空间进行挪位合并,使剩料空间变大。优选的,同一产品中同一材料的各裁片由同一皮料、布料开料生产。优选的,在步骤4)前还包括图形正规化步骤:对各裁片进行测量,获得各裁片的类似矩形的长宽参数。优选的,在获得各裁片的类似矩形长宽参数前,还包括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并测量合并后的类矩形长宽参数。优选的,对于特殊加工条件的裁片,对其进行分开排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皮料、布料切割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方法的实施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系统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方法包括: 1)、形状识别: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 2)、裁片合并:根据形状测量识别模块所识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参数,按照预先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常见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块对其中的裁片进行自动合并; 3)、补刀法算式排版:根据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单个产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数和开料方式,并选择最佳排版方式; 4)、根据最佳排版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并由加工设备进行开料生产。系统首先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产品的裁片形状进行识别,并记录其参数,根据识别记录的数据,由合并模块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并结合补刀法算式排版,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各排版后,根据面料节省情况和开料的难易程度,选择最佳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进行开料生产。本专利技术整个排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其排版速度与现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显得到提高,而考虑到刀模生产工艺的要求,根据补刀法算式进行排版,让换刀模次数降到最低,使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可以更为合理的对皮料、布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无形中也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厂家的竞争力。如图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所述步骤4前还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套数:根据拉料长度与单个产品所需要的面料数,由最大套数计算模块得出拉料所能生产的最大套数;b)、找出最佳方式:根据最大套数所需要的裁片的数,重新由排版模块按照长度长、宽度宽、面积大进行排版和开料方式,选择最佳排版方式。这样,计算出最大套数后,并不一定最大套数就是最省料的算法,还需要考虑不同刀模安装顺序、刀模顺序有很多种排法,主要有三种:依长度长、宽度长、面积大,另外还有一种人工智能进行排版,如果计算出最大套数为10套,就必须对每套分别进行变化,至少演算40次以上,得到最佳解。另外,上述步骤b)前还包括尾排挪位步骤:对每个产品所需要面料的数的剩料空间进行挪位合并,使剩料空间变大,从而使用料更加节省,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了避免同一产品的同一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出色差的问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同一产品中同一材料的各裁片由同一皮料、布料开料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了使马克化的有效进行,在步骤4)前还包括图形正规化步骤:对各裁片进行测量,获得各裁片的类似矩形的长宽参数。而在获得各裁片的类似矩形长宽参数前,还包括对裁片进行合并操作,并测量合并后的类矩形长宽参数。进一步的,对于特殊加工条件的裁片,对其进行分开排版。例如对于斜裁、三贴、四贴、丝印、电锈等裁片,其在排版的时候要进行分开排版,以利于刀模的开刀加工。与该排版对应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一种皮料、布料排版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形状测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裁片常见形状的合并方式; 合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裁片的形状识别与测量: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2)、裁片合并:根据形状测量识别模块所识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参数,按照预先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常见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块对其中的裁片进行自动合并;3)、补刀法算式排版:根据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单个产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数和开料方式,并选择最佳排版方式;4)、根据最佳排版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并由加工设备进行开料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裁片的形状识别与测量:由形状测量识别模块对所需加工的产品的裁片进行基本图形识别判断,并测量图形的尺寸参数; 2)、裁片合并:根据形状测量识别模块所识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参数,按照预先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常见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块对其中的裁片进行自动合并; 3)、补刀法算式排版:根据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块分别按照长度长先排、宽度大先排、面积大先排进行排版,得到单个产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数和开料方式,并选择最佳排版方式; 4)、根据最佳排版方式,由马克生成模块生成马克图,并由加工设备进行开料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a)、计算套数:根据拉料长度与单个产品所需要的面料数,由最大套数计算模块得出拉料所能生产的最大套数; b)、找出最佳方式:根据最大套数所需要的裁片的数,重新由排版模块按照长度长、宽度宽、面积大进行排版和开料方式,选择最佳排版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前还包括尾排挪位步骤:对每个产品所需要面料的数的剩料空间进行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点亮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