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034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包括钻杆接头、棱柱状轴套及锥面芯轴;钻杆接头的一端开有设置有螺纹的钻杆连接孔,钻杆接头的另一端开有轴线与钻杆接头的轴线平行且与棱柱空腔相连通的棱柱空腔;棱柱状轴套的一端为与棱柱空腔相配合的棱柱状结构且嵌入钻杆接头的棱柱空腔中,棱柱状轴套的另一端为分瓣式结构,棱柱状轴套远离钻杆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棱柱状轴套开有贯穿棱柱状轴套的芯轴通过孔;锥面芯轴穿过芯轴通过孔与钻杆接头连接,锥面芯轴的两端均为圆柱状结构且中间的部分为圆锥面结构,锥面芯轴内开有贯穿锥面芯轴的水眼。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承受强扭矩、保证打捞强度且可通过提放、旋转或者下击解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钻探
,特别涉及一种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
技术介绍
小井眼井是指套管规范小于常规井(套管规范为D139.7mm)的井,常见的有D127mm套管、D114.3mm套管、D95.25mm套管等。小井眼井因套管内径小导致环空间隙极小,打捞工具必须有合适的规范,才能保证下得去、捞得上。较常规井而言,相同的落物,小井眼井打捞工具外形尺寸、壁厚必然要减小,这也直接降低了工具的强度。但是,打捞落物时需要的上提力不会随井径变小而变小,因此,改变工具结构,增强工具打捞强度,才能真正做好小井眼井打捞。目前小井眼井打捞管类落物的工具很少,打捞被卡管柱更是难上加难。外捞工具无法使用,内捞工具无法保证强度,且倒扣困难。如打捞油管时常用的倒扣捞矛,因矛杆与接头处为丝扣连接,大力上提不能保证强度,以往施工井的经验也证明了这点;而选择可退捞矛进行活动解卡、倒扣,强度稍好,但因为可退捞矛反转退出的特殊结构导致无法反转解卡落物,操作时多会在捞矛卡瓦处脱开,无法解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承受强扭矩、保证打捞强度且可解卡的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包括钻杆接头、棱柱状轴套及锥面芯轴;钻杆接头的一端开有钻杆连接孔,钻杆连接孔上设置有螺纹,当钻杆接头与钻杆连接时通过螺纹与钻杆固定;钻杆接头的另一端开有轴线与钻杆接头的轴线平行的棱柱空腔,且钻杆连接孔与棱柱空腔相连通。棱柱状轴套的一端为与棱柱空腔相配合的棱柱状结构,棱柱状轴套的另一端为分瓣式结构,棱柱状轴套为棱柱状结构的一端嵌入钻杆接头的棱柱空腔中,棱柱状轴套远离钻杆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要打捞的井内被卡油管接箍的内螺纹相适应,棱柱状轴套开有贯穿棱柱状轴套的芯轴通过孔。锥面芯轴穿过芯轴通过孔与钻杆接头连接,锥面芯轴的两端均为圆柱状结构,锥面芯轴的中间的部分为圆锥面结构,且锥面芯轴的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分的截面的半径由靠近钻杆接头的部分向远离钻杆接头的部分逐渐增大;锥面芯轴内开有贯穿锥面芯轴的水眼,可以供循环修井液使用。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上述的棱柱状轴套为分瓣式结构的一端可以为三瓣式结构。优选的,钻杆接头一端开有的棱柱空腔为六棱柱空腔,且六棱柱空腔的轴线与钻杆接头的轴线相重合;相应的,棱柱状轴套嵌入钻杆接头的一端为六棱柱状结构。这种六棱柱状结构能够更好地传递扭矩,亦能承受更大的扭矩,不会因反扭矩造成工具损伤。优选的,锥面芯轴与钻杆接头为螺纹连接。锥面芯轴远离钻杆接头的一端的圆柱状截面的半径小于锥面芯轴的中间的圆锥面的最大的截面的半径,锥面芯轴远离钻杆接头的一端的截面半径的减小能够更好地起到导引的作用。锥面芯轴的两端的圆柱状截面的半径相等。采用本技术的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具有以下优点:1、改变打捞思路,不局限于打捞管柱的内、外壁,而是利用锥面芯轴与一端设置有与油管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的棱柱状轴套配合打捞落井油管接箍丝扣部分,这样,工具外径便不再受局限,可切实满足打捞强度的要求;2、利用锥面芯轴的圆锥面结构与能够更好地传递并承受扭矩的棱柱状轴套相配合,提供打捞抓紧力,在实现较大的打捞强度的同时,通过下击、反转可实现工具退出,如遇特殊情况可退出工具,避免二次事故;3、棱柱状轴套在能够传递并承受更大的扭矩的同时,不会因反扭矩造成工具损伤,锥面芯轴的圆锥面结构使得棱柱状轴套的末端会张开,保证了倒扣时工具不会在此退开,提高了倒扣的成功率;4、锥面芯轴内开有贯穿锥面芯轴的水眼,可以供循环修井液使用;5、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钻杆接头,2为棱柱状轴套,3为锥面芯轴。钻杆接头I的一端开有钻杆连接孔,钻杆连接孔上设置有螺纹,钻杆接头I的另一端开有轴线与钻杆接头I的轴线平行的棱柱空腔,且钻杆连接孔与棱柱空腔相连通;棱柱状轴套2的一端为与棱柱空腔相配合的棱柱状结构,棱柱状轴套2的另一端为分瓣式结构,棱柱状轴套2为棱柱状结构的一端嵌入钻杆接头I的棱柱空腔中,棱柱状轴套2远离钻杆接头I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该外螺纹与要打捞的井内被卡油管接箍的内螺纹相适应,棱柱状轴套2开有贯穿棱柱状轴套2的芯轴通过孔;锥面芯轴3穿过芯轴通过孔与钻杆接头I螺纹连接,锥面芯轴3的两端均为圆柱状结构,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部分为圆锥面结构,且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分的截面的半径由靠近钻杆接头I的部分向远离钻杆接头I的部分逐渐增大;锥面芯轴3内开有贯穿锥面芯轴3的水眼4。在本实施方式中钻杆接头I 一端开有的棱柱空腔为六棱柱空腔,且六棱柱空腔的轴线与钻杆接头I的轴线相重合;棱柱状轴套2嵌入钻杆接头I的一端为六棱柱状结构。锥面芯轴3的两端的圆柱状截面的半径相等。将钻杆伸入钻杆接头I的钻杆连接孔中,并将钻杆与钻杆接头I通过钻杆连接孔上的螺纹固定。冲洗要打捞的井内被卡油管接箍后加压旋转对扣,上提钻具使锥面芯轴3向上运动,棱柱状轴套2相对向下运动,由于锥面芯轴3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分的作用,棱柱状轴套2在相对棱柱状轴套2向下运动时末端的分瓣式结构部分会张开、抓紧落物接箍,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上提解卡或倒扣操作。同时,由于锥面芯轴3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分对棱柱状轴套2的作用,保证了倒扣时工具不会在此退开。如无法完成倒扣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可以通过提放及旋转活动解卡,也可下击退出工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接头(1)、棱柱状轴套(2)及锥面芯轴(3);所述钻杆接头(1)的一端开有钻杆连接孔,所述钻杆连接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钻杆接头(1)的另一端开有轴线与所述钻杆接头(1)的轴线平行的棱柱空腔,且所述钻杆连接孔与所述棱柱空腔相连通;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一端为与所述棱柱空腔相配合的棱柱状结构,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另一端为分瓣式结构,所述棱柱状轴套(2)为棱柱状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钻杆接头(1)的所述棱柱空腔中,所述棱柱状轴套(2)远离所述钻杆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棱柱状轴套(2)开有贯穿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芯轴通过孔;所述锥面芯轴(3)穿过所述芯轴通过孔与所述钻杆接头(1)连接,所述锥面芯轴(3)的两端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部分为圆锥面结构,且所述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分的截面的半径由靠近所述钻杆接头(1)的部分向远离所述钻杆接头(1)的部分逐渐增大;所述锥面芯轴(3)内开有贯穿所述锥面芯轴(3)的水眼(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井眼井油管接箍倒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接头(I)、棱柱状轴套(2)及锥面芯轴⑶; 所述钻杆接头(I)的一端开有钻杆连接孔,所述钻杆连接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钻杆接头(I)的另一端开有轴线与所述钻杆接头(I)的轴线平行的棱柱空腔,且所述钻杆连接孔与所述棱柱空腔相连通;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一端为与所述棱柱空腔相配合的棱柱状结构,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另一端为分瓣式结构,所述棱柱状轴套(2)为棱柱状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钻杆接头(I)的所述棱柱空腔中,所述棱柱状轴套(2)远离所述钻杆接头(I)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棱柱状轴套(2)开有贯穿所述棱柱状轴套(2)的芯轴通过孔;所述锥面芯轴(3)穿过所述芯轴通过孔与所述钻杆接头(I)连接,所述锥面芯轴(3)的两端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部分为圆锥面结构,且所述锥面芯轴(3)的中间的圆锥面结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富玉海曾昊王燕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