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它涉及智能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它包含单片机(1)、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1)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它能完全电解出水中杂质,保证水质,长时间储存水质不易变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技术背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环境的污染,水也受到污染,水不能直接饮用,都需要处理、过滤才能使用,目前市场利用纯电解制水器来电解出碱性水与酸性水,但是在电解时没有完全电解出就直接饮用,而且水储存时间长了容易变质,不能保证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它能完全电解出水中杂质,保证水质,长时间储存水质不易变质。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单片机1、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I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本技术通过检测模块7对制水器纯电解的水进行检测,通过循环模块8对水进行循环,保证水质,当检测到水质不达标,循环模块8进行循环,电解工作继续,直到达标为止,确保水质。本技术能完全电解出水中杂质,保证水质,长时间储存水质不易变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单片机1、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I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检测模块7对制水器纯电解的水进行检测,通过循环模块8对水进行循环,保证水质,当检测到水质不达标,循环模块8进行循环,电解工作继续,直到达标为止,确保水质。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完全电解出水中杂质,保证水质,长时间储存水质不易变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它包含单片机(I)、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I)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专利摘要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它涉及智能控制装置
;它包含单片机(1)、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1)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它能完全电解出水中杂质,保证水质,长时间储存水质不易变质。文档编号G05B19/042GK202939445SQ2012206845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桂世杨 申请人:桂世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纯电解制水器智能控制装置,它包含单片机(1)、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电解电路(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检测装置(7)、循环模块(8)、微控制器(9),单片机(1)分别与电源模块(2)、升压电路(3)、无线输出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检测装置(7)连接,升压电路(3)分别与电解电路(6)、循环模块(8)连接,循环模块(8)与微控制器(9)连接,微控制器(9)与检测装置(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世杨,
申请(专利权)人:桂世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