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608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和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有支撑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所述反应釜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的上端面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合理,可对反应釜内物料的进行直接称重,过程中边进行反应边称量,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已有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大都是将需要加入的物料的量先称好量,然后再投入到反应釜中,不能边进行反应边称量;有些工艺过程需要加入几十中物料,其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解决了已有的反应釜在投入物料时,需先称量物料,然后再投入到反应釜中,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和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有支撑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所述反应釜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的上端面配合。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槽深小于称重模块的厚度。所述的称重模块均布在环形凹槽内,且环形凹槽内的底端面与称重模块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凹腔。其原理是:通过反应釜的环形凸台以及可支撑、称重的称重模块配合,可随时读出反应釜内物料的重量,以及在添加物料时,不需要提前称量,直接投入到定量为止,同时环形凹槽的槽深小于称重模块的厚度,才可达到整个反应釜的称重,通过定位凹腔的设计,可方便称重模块的放置,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合理,可对反应釜内物料的进行直接称重,过程中边进行反应边称量,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I和支座,支座包括有支撑腿2和支撑环3,支撑环3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5,反应釜I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5的上端面配合;环形凹槽4的槽深小于称重模块5的厚度;称重模块5均布在环形凹槽4内,且环形凹槽4内的底端面与称重模块5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凹腔7。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和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有支撑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所述反应釜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的上端面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槽深小于称重模块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模块均布在环形凹槽内,且环形凹槽内的底端面与称重模块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凹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和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有支撑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所述反应釜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的上端面配合。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合理,可对反应釜内物料的进行直接称重,过程中边进行反应边称量,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933701SQ201220551520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红英, 周大明, 王明祥, 张后云 申请人:铜陵市祥英锌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包括有反应釜和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有支撑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放置有数个间隔排列的称重模块,所述反应釜的罐体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与称重模块的上端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英周大明王明祥张后云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祥英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