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528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其连接结构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花键,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花键套,电机输出轴上的矩形花键与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过盈配合,所述的矩形花键套与传动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上述连接结构将轴心定位和扭矩传递合二为一,使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的成产成本,且矩形花键与矩形花键套之间轴心定位的精准度高、稳定性好,有效降低了整机工作时的噪音,且减少了壳体发热,改善了手工艺制作者的工作环境,使之能更好的进行雕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雕刻机领域,尤其涉及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工制作在国内外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时尚,人们利用适当的材料和器具,靠自己进行饰品、服装、家具、工艺品等等的制作。手持式雕刻机主要用于工艺品雕刻以及模型手板制作,一般都在室内工作,因此其对噪音的要求很高。在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的扭矩通过传动机构传递给雕刻刀,使雕刻刀旋转工作,从而对玉、石材、木材、金属、饰品等进行磨削雕刻。手持式雕刻机中的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属于手持式雕刻机中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电机输出轴将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活动支承在机壳内轴承座中的传动轴,传动轴再将扭矩传递给装有雕刻刀的输出轴,从而将扭矩传递给雕刻刀,使其旋转工作。传统的手持式雕刻机中的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安装孔,齿轮安装孔的孔壁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穴,齿轮安装孔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定心孔,所述的定心孔、齿轮安装孔的轴心与传动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电机输出轴的外端穿过传动齿轮,穿到传动齿轮外侧的电机输出轴为定心轴,所述的定心轴伸入至定心孔内、且与定心孔配合使用,所述的传动齿轮安装在齿轮安装孔内,传动齿轮上的齿与齿轮安装孔内的齿轮穴相互啮合。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传动齿轮的齿与齿轮穴相啮合的作用是传递扭矩,如果齿轮与齿轮穴啮合要同时实现轴心定位的目的,则齿轮与齿轮穴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普通的生产工艺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另外采用定心孔与定心轴过盈配合来保证电机输出轴的轴心与传动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即上述的连接结构分开实现了传动机构中的轴心定位与扭矩传递,这样的连接结构的缺点是:首先,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在实际生产中难以保证轴心定位的精准度,从而导致整机的噪音很大;其次,零部件多,使用时容易导致壳体发热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此外,上述结构装配繁琐,产品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轴心定位与扭矩传递合二为一的,且轴心定位精准度高,能有效降低整机噪音和生产成本的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连接座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花键,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矩形花键配合使用的矩形花键套,电机输出轴上的矩形花键与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配合使用,所述的矩形花键套与传动轴以及电机输出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前述的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其中,矩形花键上键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不多于八个,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内的键槽与矩形花键上的键齿对应、且分别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连接座与电机输出轴之间采用矩形花键与矩形花键套的连接结构,起到了轴心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这样的连接结构将轴心定位和扭矩传递合二为一,使手持式雕刻机中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且矩形花键与矩形花键套之间轴心定位的精准度高、稳定性好,有效降低了整机工作时的噪音,且减少了壳体发热,使手工艺制作者能更好的进行雕刻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一个键齿的矩形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一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三个键齿的矩形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带三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带四个键齿的矩形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带四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带五个键齿的矩形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带五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I内的连接座2,连接座2的一端与传动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2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4相连接,连接座2与电机输出轴4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电机输出轴4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花键5,连接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矩形花键5配合使用的矩形花键套6,电机输出轴4上的矩形花键5与连接座2上的矩形花键套6配合使用,所述的矩形花键套6与传动轴3以及电机输出轴4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矩形花键5上键齿5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不多于八个,连接座2上的矩形花键套6内的键槽61与矩形花键5上的键齿51对应、且分别配合使用。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图2是带一个键齿51的矩形花键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图2所示的矩形花键5配合使用的带一个键槽61的矩形花键套6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三个键齿51的矩形花键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图4所示的矩形花键5配合使用的带三个键槽61的矩形花键套6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带四个键齿51的矩形花键5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与图6所示的矩形花键配合使用的带四个键槽61的矩形花键套6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带五个键齿51的矩形花键5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带五个键槽61的矩形花键套6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带两个、六个、七个、八个键齿的矩形花键与图2、图4、图6、图8给出的带一个、三个、四个、五个键齿的矩形花键的结构相类似,带两个、六个、七个、八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与图3、图5、图7、图9给出的带一个、三个、四个、五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的结构相类似,因此带两个、六个、七个、八个键齿的矩形花键以及带两个、六个、七个、八个键槽的矩形花键套就不再一一以图列举。上述的连接结构中,矩形花键5上的键齿51与矩形花键套6上的键槽61——对应且配合使用,一方面,进一步保证了电机输出轴4的轴心与矩形花键套6和传动轴3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每个键齿51通过与对矩形花键套6中的键槽61相配合,将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与连接座2相连接的传动轴3。可见,上述的连接结构将轴心定位和扭矩传递合二为一,使手持式雕刻机中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且矩形花键5与矩形花键套6之间轴心定位的精准度高、稳定性好,有效降低了整机工作时的噪音,且减少了壳体发热,保证了手工艺制作者的正常工作,改善了手工艺制作者的工作环境。权利要求1.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花键,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矩形花键配合使用的矩形花键套,电机输出轴上的矩形花键与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配合使用,所述的矩形花键套与传动轴以及电机输出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矩形花键上键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不多于八个,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内的键槽与矩形花键上的键齿对应、且分别配合使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手持式雕刻机中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花键,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矩形花键配合使用的矩形花键套,电机输出轴上的矩形花键与连接座上的矩形花键套配合使用,所述的矩形花键套与传动轴以及电机输出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兴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创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