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038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辐射微带板采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辐射微带板的一面是一系列辐射贴片,另一面是是馈电臂组。辐射微带板下面是金属反射板,金属反射板距离辐射微带板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1∽0.12倍,金属反射板上有数量与辐射贴片相同的过线孔,微带板背面的馈电线通过等相位的电缆线穿过金属反射板上的过线孔与金属反射板背面的传输网络线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解决微带园极化馈线布局烦琐的困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馈电线与传输网络线分开布局,解决了微带园极化天线由于馈线非常繁琐,布线非常困难,难以实现大面阵天线的困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
技术介绍
当今的卫星接收天线一般是采用圆极化形式,主要是由于圆极化天线可以很好的对抗极化衰落,可以很好对抗雨雪等恶劣天线的影响。在很多种情况下,需要有高增益的园极化天线,如接收中星九号的信号就对天线的增益就要求很高。当今对于高增益的园极化天线,实现形式一般是采用反射面或波导缝隙形式。反射面天线由于尺寸较大,抗风性能较差,不适合在车载的情况下使用,因而逐步退出了一部分市场。波导缝隙园极化天线尺寸较小,剖面低,比较合适在车载的情况下使用,但是这种天线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填充的介质损耗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也比较低。微带园极化天线由于馈线非常繁琐,布线非常困难,以往一般是单个天线形式,如GPS天线和北斗天线,很少用微带阵列来实现园极化的。但园极化阵列天线的出现,可以很好地降低天线的成本,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且同样具备波导缝隙园极化天线尺寸较小,剖面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布线简单,可以实现大面积天线的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辐射微带板,所述辐射微带板一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方形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微带板的另一面上有和辐射单元位置对应的一个以上的馈电系统,所述馈电系统包含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均为L型且两个L型构成一个一个角缺失的方形,即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有一个接触点,二者还和等功分的合路器相连,所述等功分的合路器下方连接着过线孔,过线孔伸出电缆线和金属反射板相连,金属反射板位于辐射微带板下方且和其平行布置,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有一个以上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金属反射板过线孔和过线孔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对应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和过线孔通过电缆线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辐射微带板为聚四氟乙烯材料,介电常数在2.2 μ 2.65之间,微带板的厚度在0.5mm ^ Imm之间。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辐射单元表面有镀银层。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辐射单元边长为中心频率在介质中的波长的0.4 ^ 0.6倍,不同辐射单元之间邻边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6…0.8倍。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总长度为中心频率在介质中的波长的0.15 ^ 0.2倍,宽度为Immw 1.5mm,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通过等功分的合路器合为一路。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过线孔位于等功分的合路器与馈电臂一和馈电臂二的相接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线孔为三角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馈电系统表面有镀银层。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馈电系统的平行的边臂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6 W 0.8倍。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金属反射板距离辐射微带板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1 - 0.12倍。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辐射微带板采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辐射微带板的一面是一系列辐射贴片,另一面是是馈电臂组。辐射微带板下面是金属反射板,金属反射板距离辐射微带板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1…0.12倍,金属反射板上有数量与辐射贴片相同的过线孔,微带板背面的馈电线通过等相位的电缆线穿过金属反射板上的过线孔与金属反射板背而的传输网络线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解决微带园极化馈线布局烦琐的困难。本技术把馈电线与传输网络线分开布局,解决了微带园极化天线由于馈线非常繁琐,布线非常困难,难以实现大面阵天线的困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微带板的正面以6X6个辐射贴片为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微带板的背面以6X6个馈电臂组为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金属反射板示意图;其中:1.辐射微带板;2`.金属反射板;3.电缆线;4.辐射单元;5.馈电臂一 ;6.馈电臂二 ;7.等功分的合路器;8.过线孔;9.金属反射板过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天线主要包括辐射微带板1,金属反射板2,等相位同轴的电缆线3三部分。微带板的正面是辐射单元4,呈方形,背面是馈电臂一 5和馈电臂二 6,并通过等功分的合路器7进行合成。合成器合成后的输出口通过等相位的电缆线3穿过过线孔8与金属反射板背面的传输网络线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的辐射微带板1,采用低介电常数的聚四氟乙烯材料,介电常数在2.2 μ 2.65之间,微带板的厚度在0.5mm ^ Imm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的微带板正面的辐射贴片4呈方形,边长为中心频率在介质中的波长的0.4…0.6倍。辐射贴片与辐射贴片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6 0.8倍,贴片表面浸银处理。如图3所示所述,在辐射贴片的下方,耦合馈电臂馈电臂一 5和馈电臂二 6长度为中心频率在介质中的波长的0.15-0.2倍,宽度为Imm - 1.5mm。两个馈电臂通过等功分的合路器7合为一路,在合成处,过线孔8为三角形缺口,缺口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整个微带板背面的馈电臂组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6…0.8倍,表面也浸银处理。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所述的金属反射板2位于辐射微带板I的下面,金属反射板2距离辐射微带板I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波长的0.1…0.12倍。金属反射板2上有数量与辐射贴片相同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微带板背面的馈电线通过等相位的电缆线3穿过金属反射板上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与金属反射板背面的传输网络线相连。辐射单元4的个数不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造成限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其特征在于,包含辐射微带板(I),所述辐射微带板(I) 一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方形的辐射单元(4),所述辐射微带板(I)的另一面上有和辐射单元(4)位置对应的一个以上的馈电系统,所述馈电系统包含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均为L型且两个L型构成一个一个角缺失的方形,即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有一个接触点,二者还和等功分的合路器(7)相连,所述等功分的合路器(7)下方连接着过线孔(8),过线孔⑶伸出电缆线(3)和金属反射板(2)相连,金属反射板(2)位于辐射微带板(I)下方且和其平行布置,所述金属反射板(2)上有一个以上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和过线孔⑶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对应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和过线孔(8)通过电缆线(3)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其特征在于,所述福射微带板(I)为聚四氟乙烯材料,介电常数在2.2 w 2.65之间,微带板的厚度在0.5mm w I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的微带园极化天线阵,其特征在于,包含辐射微带板(1),所述辐射微带板(1)一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方形的辐射单元(4),所述辐射微带板(1)的另一面上有和辐射单元(4)位置对应的一个以上的馈电系统,所述馈电系统包含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均为L型且两个L型构成一个一个角缺失的方形,即馈电臂一(5)和馈电臂二(6)有一个接触点,二者还和等功分的合路器(7)相连,所述等功分的合路器(7)下方连接着过线孔(8),过线孔(8)伸出电缆线(3)和金属反射板(2)相连,金属反射板(2)位于辐射微带板(1)下方且和其平行布置,所述金属反射板(2)上有一个以上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和过线孔(8)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对应的金属反射板过线孔(9)和过线孔(8)通过电缆线(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