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881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单片机、RS232/485模块、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导压管;计算机通过RS232/485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通过差压变送器导压管安装于氨水罐的侧面,高压侧位于低压侧的正下方,且在检测过程中,高、低压侧的差压变送器导压管均浸没于氨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实现氨水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本检测系统还可以实时显示和记录氨水浓度,并可以对氨水浓度历史数据进行查询;本系统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属于自动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冶炼、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氨水浓度检测大多采用化学滴定的方法,其通过工人取出一定量已配好的氨水样品,通过向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使之发生中和反应,从而计算出氨水浓度值。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操作复杂,测量周期长,无法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实现氨水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本检测系统还可以实时显示和记录氨水浓度,并可以对氨水浓度历史数据进行查询;本系统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1、单片机2、RS232/485模块3、差压变送器4、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 ;计算机I通过RS232/485模块3与单片机2相连接;差压变送器4与单片机2相连接,差压变送器4通过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安装于氨水罐7的侧面,高压侧位于低压侧的正下方,且在检测过程中,高、低压侧的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均浸没于氨水中。所述的单片机2和差压变送器4可以为一组或者一组以上。所述的计算机1、单片机2、RS232/485模块3、差压变送器4均为市售的普通元件,单片机2包括中央处理器、通讯端口、液晶显示器、A/D转换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实现氨水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本检测系统还可以实时显示和记录氨水浓度,并可以对氨水浓度历史数据进行查询;本系统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组测量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依次表示:1-计算机,2-单片机,3-RS232/485模块,4-差压变送器,5-差压变送器导压管,6-氨水,7-氨水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所示: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1、单片机2、RS232/485模块3、差压变送器4、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 ;计算机I通过RS232/485模块3与单片机2相连接;差压变送器4与单片机2相连接,差压变送器4通过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安装于氨水罐7的侧面,高压侧位于低压侧的正下方,且在检测过程中,高、低压侧的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均浸没于氨水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单片机2和差压变送器4可以为一组或者一组以上。所述的计算机1、单片机2、RS232/485模块3、差压变送器4均为市售的普通元件,单片机2包括中央处理器、通讯端口、液晶显示器、A/D转换器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差压变送器4实时准确测出高、低差压变送器导压管5的压强差,并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送入单片机2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M=PgM,其中为压强差,g为重力加速度L力两导压管口垂直间距,P为氨水密度,计算出对应氨水密度,并通过程序查密度一浓度对照表,得到氨水浓度值;同时单片机2通过RS232/485模块3电平转换实现单片机2与计算机I的通讯,计算机I实时显示现场氨水浓度,同时,计算机I记录下各时刻氨水浓度数据,也为工作人员提供氨水浓度历史数据查询。本技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技术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技术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单片机、RS232/485模块、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导压管;计算机通过RS232/485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通过差压变送器导压管安装于氨水罐的侧面,高压侧位于低压侧的正下方,且在检测过程中,高、低压侧的差压变送器导压管均浸没于氨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水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单片机、RS232/485模块、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导压管;计算机通过RS232/485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差压变送器通过差压变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明黄宋魏丁犇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