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领域的高效换热系统,属于空调换热领域。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对于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冷媒热量和从蒸发器出口出来的气体冷媒热量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2095268A公开了一种带回热器的丙烷制冷剂的空调装置,该装置在原有空调系统中做改动,加入了回热器,所述回热器具有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的内管进口以及与电子膨胀阀连通的内管出口,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和回热器的外管进口连通,回热器的外管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连通。该种空调装置通过增加回热器,使得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冷媒能够对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进行降温,从而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性能,进而提高了整个空调装置的制冷性能。但是,该空调装置没有涉及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内部结构的改进,而采用现有常规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现有常规中央空调的冷凝器基本上采用的是管式换热器,制冷剂通过布置在换热器外壳内的换热管与外界的水进行换热,实现制冷。为了使冷凝器的冷凝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用于提供制冷介质(A);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具有冷凝区(21)和与所述冷凝区(21)连通的过冷区(22),所述冷凝区(21)与所述压缩机(1)的制冷介质出口连通,用于实现所述制冷介质(A)和冷却液(B)的换热,所述过冷区(22)用于实现对经过所述冷凝区(21)冷凝且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的制冷介质(A)和经过所述冷凝区(21)冷凝且未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的制冷介质(A)之间的换热,并将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后的制冷介质(A)通过压缩机(1)的制冷介质入口重新导入所述压缩机(1)内;筒式换热器(4),具有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换热系统,包括 压缩机(I ),所述压缩机(I)用于提供制冷介质(A); 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具有冷凝区(21)和与所述冷凝区(21)连通的过冷区(22),所述冷凝区(21)与所述压缩机(I)的制冷介质出口连通,用于实现所述制冷介质(A)和冷却液(B)的换热,所述过冷区(22)用于实现对经过所述冷凝区(21)冷凝且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的制冷介质(A)和经过所述冷凝区(21)冷凝且未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的制冷介质(A)之间的换热,并将经过电子膨胀阀(3)节流后的制冷介质(A)通过压缩机(I)的制冷介质入口重新导入所述压缩机(I)内; 筒式换热器(4),具有内管(41)和外管(42),所述内管(41)的进口(411)与所述冷凝区(21)的出口连通,所述内管(41)的出口(412)与蒸发器(6)的进口连通,所述外管(42)的流入口( 421)与蒸发器(6 )的出口连通,所述外管(42 )的流出口( 422 )与所述压缩机(I)连通,所述筒式换热器用于实现来自冷凝器(21)的液态制冷介质(A)与从蒸发器(6)出来的气态制冷介质(A)的换热; 蒸发器(6),具有过热区(61)和与所述过热区(61)连通的蒸发区(62),所述过热区(61)的入口与所述内管(41)的出口(412)连通,所述过热区(61)的出口与所述外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区(62)用于实现对来自冷凝区(21)并经过所述过热区(61)且被第二电子膨胀阀(7)节流的制冷介质(A)与冷却液(B)的换热,并将经过换热后的制冷介质(A)重新输入到所述过热区(61),以实现对经过所述过热区(61)的冷却介质(A)与来自冷凝器(2)且未进入过热区(61)之前的制冷介质(A)的换热; 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区(61)与所述过热区(62)通过一个过热导流板(63)隔离,所述过热导流板(63)上设有用于将所述蒸发区(61)换热后的所述制冷介质(A)导流至所述过热区(62)的过热导流凹槽(631)`,所述过热导流凹槽(631)的截面积与两端的过热导流接口(632)的过流面积大致相等。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冬,李向威,肖如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