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减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99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炉,包括第一水套(1)、烟筒(2)、面板(3)、灶口(4)、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炉体(7)、耐火材料(8)、回水套(9)、炉膛(10)、二次配风孔(11)、灰室及一次风入口(12)、第四水套(13),第一水套(1)上面设烟筒(2),侧壁分别与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相通,第二水套(5)上覆面板(3),面板(3)与第二水套(5)中间贯通设灶口(4),与之对称的第三水套(6)中间也匹配灶口(4)对称设炉膛(10)口,炉膛(10)口设二次配风孔(11),炉膛(10)外围与炉体(7)之间砌筑耐火材料(8),提高燃烧温度,燃烧充分,炉膛不易被烧坏,不发生渗水,维修费用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产生活设备,锅炉的炉膛大多带有水套,虽然增加了受热力度,但同时降低了炉膛的燃烧温度,导致热效率降低,浪费能源,加大了烟尘排放量,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环保,特别是PM2.5列入国家标准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同时由于炉膛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年长日久,炉膛易被烧坏,炉膛中的水套产生渗水,造成维修误工,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往往这种渗水还不易找到原因,锅炉容易因此被报废,此外炉膛中的水套极易产生水垢,结垢后会使受热面热交换情况恶化,增高排烟温度、降低锅炉热效率,浪费燃料。锅炉内结生水垢,由于传热不好,使蒸发量降低、减少锅炉出力。若水管内结垢,流通截面积减小,增加了水循环的流动阻力,严重时会将管子完全堵塞,破坏正常的水循环,造成爆管事故。附在锅炉受热面上特别是受热面管内的水垢很难消除。除垢时需要经常停炉清洗,增加检修费用,经常采用机械与化学方法除垢会使受热面受到损伤,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产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减排炉,解决上述产品存在的炉膛燃烧温度降低,热效率降低,浪费能源,加大了烟尘排放量,污染环境。炉膛易被烧坏,产生渗水现象,造成维修误工,维修费用高,炉膛中的水套极易产生水垢,易堵塞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减排炉,包括第一水套(I)、烟筒(2)、面板(3)、灶口(4)、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炉体(7)、耐火材料(8)、回水套(9)、炉膛(10)、二次配风孔(11)、灰室及一次风入口(12)、第四水套(13),第一水套(I)上面设烟筒(2),侧壁分别与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相通,第二水套(5)上覆面板(3),面板(3)与第二水套(5)中间贯通设灶口(4),与之对称的第三水套(6)中间也匹配灶口(4)对称设炉膛(10) 口,炉膛(10) 口设二次配风孔(11),炉膛(10)外围与炉体(7)之间砌筑耐火材料(8),第一水套(I)、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回水套(9)、第四水套(13)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一种节能减排炉炉膛无水套,炉膛上端设双层水套,炉膛口设二次配风孔,提高了炉膛的燃烧温度,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省能源,减少了烟尘排放量。同时炉膛不易被烧坏,不发生渗水,不产生水垢,不易堵塞,维修费用低,延长锅炉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节能减排炉,包括第一水套(I)、烟筒(2)、面板(3)、灶口(4)、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炉体(7)、耐火材料(8)、回水套(9)、炉膛(10)、二次配风孔(11)、灰室及一次风入口(12)、第四水套(13),第一水套(I)上面设烟筒(2),侧壁分别与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相通,第二水套(5)上覆面板(3),面板(3)与第二水套(5)中间贯通设灶口(4),与之对称的第三水套(6)中间也匹配灶口(4)对称设炉膛(10)口,炉膛(10) 口设二次配风孔(11),炉膛(10)外围与炉体(7)之间砌筑耐火材料(8),第一水套(I)、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回水套(9)、第四水套(13)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减排炉,包括第一水套(1)、烟筒(2)、面板(3)、灶口(4)、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炉体(7)、耐火材料(8)、回水套(9)、炉膛(10)、二次配风孔(11)、灰室及一次风入口(12)、第四水套(13),第一水套(1)上面设烟筒(2),侧壁分别与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相通,第二水套(5)上覆面板(3),第一水套(1)、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回水套(9)、第四水套(1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面板(3)与第二水套(5)中间贯通设灶口(4),与之对称的第三水套(6)中间也匹配灶口(4)对称设炉膛(10)口,炉膛(10)口设二次配风孔(11),炉膛(10)外围与炉体(7)之间砌筑耐火材料(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减排炉,包括第一水套(I)、烟筒(2)、面板(3)、灶口(4)、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炉体(7)、耐火材料(8)、回水套(9)、炉膛(10)、二次配风孔(11)、灰室及一次风入口(12)、第四水套(13),第一水套(I)上面设烟筒(2),侧壁分别与第二水套(5)、第三水套(6)相通,第二水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礼
申请(专利权)人:朔州市万申昌新能源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