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模组,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减少该显示模组组装过程中贴附胶条的数量,从而缩短贴附胶条时的操作时间,进而提升产量;其中,制备该显示模组的背板包括:底座,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形成的边框,所述边框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可用于制备小尺寸显示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模组普遍采用背光源与开放式的液晶显示器件单元胶条贴附组装的方式,其中,开放式的液晶显示器单元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驱动集成电路(Driver IC)、柔性印制线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 FPC)、异方向性导电胶(AnisotropicConductive Film, ACF)、印制电路板(Print Wire Board, PCB)、时序控制板等,然而,采用该方式需要分段贴附胶条,这样会导致在大批量生产时人工操作的增加,且贴附胶条所用的操作时间长,这些都制约着生产线产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模组,可减少显示模组组装过程中贴附胶条的数量,从而缩短贴附胶条时的粘性时间,进而提升产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板,该背板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座;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而形成的边框,所述边框用于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围为矩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边框包括:所述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的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边框的与所述底座平行的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观察口。可选的,当所述背板由两部分拼合而成时,所述边框还包括:所述底座的第四边的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形成的第四边框;其中,所述第四边框上具有开□。对于上述各种可能的背板,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镂空区域。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内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背板为上述的任一种背板。优选的,所述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的所述底座上且在所述边框内侧的框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框架为具有凸出部分,其中,所述凸出部分的下方供放置所述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凸出部分供放置所述光学膜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出部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支撑并定位所述光学膜片,并且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所述凹槽处为凸耳形状。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任一种背光源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光学膜片上的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模组,通过制备包括底座,以及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形成的边框的背板,使得在显示模组组装中将背光源与显示面板一起被设置在该背板内,从而减少了组装过程中贴附胶条的数量,从而缩短贴附胶条时的操作时间,进而提升生产线的产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 (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 (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1 (c)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1 (d)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C-C向结构示意图;图1 (e)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D-D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背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二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底座的俯视不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底座的侧视不意图;图9 (a)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9(b)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的C-C向结构示意图;图9(c)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9 (d)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的D-D向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显示模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1 (a)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显示模组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11 (b)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显示模组的C-C向结构示意图;图11 (C)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显示模组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11(d)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显示模组的D-D向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蔽膜的样式示意图。附图标记:01-背板,Ola-第一背板,Olb-第二背板;10-底座,IOa-镂空区域,101-第一边,102-第二边,103-第三边,104-第四边;20_边框,201-第一边框,202-第二边框,203-第三边框,203a-观察口,204-第四边框,204a-开口;301-反射片,302-导光板,303-光学膜片,304-光源;305_硅胶挡条;40_显示面板,401-下偏光片,402-上偏光片;50_框架;60-屏蔽膜,601-弯折线;100-背光源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01,该背板01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座10 ;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而形成的边框20,所述边框20用于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40。可选的,所述背板01可以由薄不锈钢板(例如SUS304、SUS201等)制成,还可以是由热镀锌铝合金板等其他金属材料或者塑料等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公知的背光源一般指一个背光源成品,例如,由反射片301、导光板302、光学膜片303(扩散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等)、光源304、以及铁框等组成的一个成品。但在本技术所有实施例中所指的背光源指不包含所述铁框,但可实现背光源功能的各个器件的集合。上述所指边框20用于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40,具体的,可以为:底座10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高度,为背光源和显示面板40的高度以及组装为显示模组时各部分需留有的空隙的高度之和;相应的,由向上延伸的最高处向所述底座10的内侧弯折部分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需能挡住背光源和显示面板40的部分边缘而不容易使背光源和显示面板40滑出即可,在此处不做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座,以及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而形成的边框,在显示模组组装中可将背光源与显示面板一起设置在该背板内,从而减少了组装过程中贴附胶条的数量,从而缩短贴附胶条时的粘性时间,进而提升生产线的产量。可选的,如图1(a)-图8所示,所述底座10的外围为矩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101和第二边102,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边103和第四边104 ;所述边框20包括:第一边101、第二边102和第三边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座;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而形成的边框,所述边框用于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下方的底座; 由所述底座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而形成的边框,所述边框用于卡合背光源与显示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围为矩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所述边框包括:所述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的边缘向上延伸再向所述底座的中央弯折形成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框的与所述底座平行的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观察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背板由两部分拼合而成时,所述边框还包括:所述底座的第四边的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底座的内侧弯折形成的第四边框;其中,所述第四边框上具有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浩,杨钰婷,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