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32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机架。包括底架、前架、后架和扶手;底架下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车轮和支撑脚;倒U形的前架和后架分设于底架的前、后两端;U形扶手开口部的两端设有套置在后架顶部的套管,套管由销轴进行固定;在前架顶部设有与扶手顶部相匹配的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的扶手,既可作为机架的顶架,又可作为便于操作机架和发电机组移动的扶手,其结构合理,占居空间小,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机架
技术介绍
发电机组机架主要用于发电机组的固定安装,以保护发电机组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受碰撞挤压,减少发电机组的意外损坏。现有的发电机组机架通常为框架结构,发电机组固定地安装于框架内;为了便于发电机组的搬运移动,在机架的底部通常还设车轮和支撑脚,在支撑脚一端的机架上还设有扶手。当需要移动固定于机架上的发电机组时,则抬起扶手,使支撑脚离地,推动或拖拉扶手,即可使机架及装于其上的发电机组随车轮的滚动而移动。但由于扶手的设置,不仅使整个机架占居的空间变大,不便运输和存放,而且增加了用料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省材料、占居空间小的发电机组机架,以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运输和存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架、前架、后架和扶手;底架下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车轮和支撑脚;倒U形的前架和后架分设于底架的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u形扶手开口部的两端设有套置在后架顶部的套管,套管由销轴进行固定;在前架顶部设有与扶手顶部相匹配的卡箍。当扶手的顶部卡入卡箍时,扶手、前架、后架和底架,构成密闭的机架,便于运输和存放,保护发电机组不受损伤;当扶手顶部离开卡箍,折向后侦牝并由销轴固定后,向上抬起扶手,使支撑脚离开地面,即可方便地向前推动或向后拖拉机架,即可方便地移动发电机组。为增加机架的强度,在前架和后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的扶手,既可作为机架的顶架,又可作为便于操作机架和发电机组移动的扶手,其结构合理,占居空间小,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底架、2为车轮、3为前架、4为卡箍、5为扶手、6为支撑杆、7为销轴、8为套管、9为后架、10为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述的发电机组机架,包括底架1、前架3、后架9和扶手5 ;底架I下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车轮2和支撑脚10 ;倒U形的前架3和后架9分设于底架I的前、后两端;U形扶手5开口部的两端设有套置在后架9顶部的套管8,套管8由销轴7进行固定;在前架3顶部设有与扶手5顶部相匹配的卡箍4。在前架3和后架9的两侧设有支撑杆6。如图1和2所示,当扶手5的顶部卡入卡箍4时,扶手5、前架3、后架9和底架1,构成密闭的机架,便于运输和存放,保护发电机组不受损伤。如图3所示,当扶手5顶部离开卡箍4,折向后侧,并由销轴7固定后,向上抬起扶手5,使支撑脚10离开地面,即可方便地向前推动或向后拖拉机架,即可方便地移动发电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电机组机架;包括底架、前架、后架和扶手;底架下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车轮和支撑脚;倒U形的前架和后架分设于底架的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U形扶手开口部的两端设有套置在后架顶部的套管,套管由销轴进行固定;在前架顶部设有与扶手顶部相匹配的卡箍。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组机架;包括底架、前架、后架和扶手;底架下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车轮和支撑脚;倒U形的前架和后架分设于底架的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u形扶手开口部的两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卞明王成存徐仪陈奇项达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