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国雄专利>正文

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05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闸阀,包括:一闸阀本体其是在其一端设置一内螺纹,以及在其底部设置一凹槽;一闸阀颈其是设置一外螺纹与一凸缘,其中该外螺纹是与该闸阀本体的该内螺纹相结合;一塞件其是置放于该凹槽;一片状垫圈其是设置于该塞件的上表面上;一闸阀旋转轴其一端是贯穿于该闸阀颈,且伸入于该塞件并固设于该塞件内,当该闸阀旋转轴旋转而带动该塞件在全开至上死点时,该片状垫圈是紧密接触该闸阀颈的该凸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闸阀,特别是关于一种闸阀,用来在全开至上死点时,可完全阻断从其松动的旋转轴泄出液体的缺点。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1,传统闸阀在流体穿过时,由其旋转轴控制的塞件,致使产生流体的阻断或流通的作用,在旋转轴与垫圈长期旋转磨擦后,必然产生空隙而泄漏现象,虽可调整六角内牙螺纹旋盖,而可减缓此泄漏现象,但终究还是会无法防止因而产生安全或环保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闸阀,用来在全开至上死点时,可完全阻断从其松动的旋转轴泄出液体的缺点。为达成本技术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闸阀,包括:—闸阀本体,是在其一端设置一内螺纹,以及在其底部设置一凹槽;一闸阀颈,是设置一外螺纹与一凸缘,其中该外螺纹是与该闸阀本体的该内螺纹相结合;一塞件,是置放于该凹槽;一片状垫圈,是设置于该塞件的上表面上;一闸阀旋转轴,其一端是贯穿于该闸阀颈,且伸入于该塞件并固设于该塞件内,当该闸阀旋转轴旋转而带动该塞件在全开至上死点时,该片状垫圈是紧密接触该闸阀颈的该凸缘。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闸阀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技术闸阀其在阻断流体的接近下死点时的剖面图。图3是显示本技术闸阀其在全开至上死点时的剖面图。图4是显示本技术闸阀的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闸阀本体IA 内螺纹IB凹槽2闸阀颈2A 凸缘2B 外螺纹3六角内牙螺纹旋盖4垫圈5A、5B片状垫圈6固定环7手轮8螺帽9塞件9A上表面10闸阀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是一种闸阀,乃包括:闸阀本体1、闸阀颈2、塞件9、片状垫圈5B、以及旋转轴10,兹分别说明如后内文。在本技术闸阀中,闸阀主体1、闸阀颈2、六角内牙螺纹旋盖3、塞件9、以与门阀旋转轴10等组装方式与组装位置,乃皆与传统闸阀无异。闸阀本体I在其一端设置内螺纹1A,以及在其底部设置凹槽1B。闸阀颈2乃设置外螺纹2B,且外螺纹2B是与闸阀本体I的内螺纹IA相结合。塞件9是置放闸阀本体I的凹槽IB中。本技术闸阀乃增设有一个片状垫圈5B,所述片状垫圈5B乃置放于塞件9的上表面9A上。同时,在闸阀颈2增设凸缘2A。请参见图3,本技术闸阀利用手轮7来进行旋转,而带动闸阀旋转轴10的旋转,进而又带动塞件9朝上方方向移动,当塞件9在全开至上死点时,片状垫圈5B会紧密接触闸阀颈2的凸缘2A,也就是说,塞件9在被提升至上死点时,被片状垫圈5B紧压而封闭,因此可以完全阻断从闸阀旋转轴10与片状垫圈5B之间的空隙中逸出的流体。`本技术闸阀在闸阀颈2与塞件9两者所接触的位置上,进行了结构的改良,解决了传统闸阀在全开至上死点时,可完全阻断从其松动的旋转轴泄出液体的缺点,本技术显然具备功效明显增进之处。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阀,包括;一闸阀本体,是在其一端设置一内螺纹,以及在其底部设置一凹槽;一闸阀颈,是设置一外螺纹与一凸缘,其中该外螺纹是与该闸阀本体的该内螺纹相结合;一塞件,是置放于该凹槽;一片状垫圈,是设置于该塞件的上表面上;一闸阀旋转轴,其一端是贯穿于该闸阀颈,且伸入于该塞件并固设于该塞件内,当该闸阀旋转轴旋转而带动该塞件在全开至上死点时,该片状垫圈是紧密接触该闸阀颈的该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29 TW 1002160631.种闸阀,包括; 一闸阀本体,是在其一端设置一内螺纹,以及在其底部设置一凹槽; 一闸阀颈,是设置一外螺纹与一凸缘,其中该外螺纹是与该闸阀本体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周国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