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84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左侧端设有扇形凹槽,扇形凹槽通过扇形钢环焊接封口,扇形凹槽底端右侧连接有通水孔,所述轴承座本体底端设有进水孔和回水孔,所述进水孔与通水孔连通,所述回水孔与扇形凹槽连通;所述通水孔与扇形凹槽底端右侧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辊道轴承座进行改进,增加了水冷结构,通过对轴承座通水冷却,降低轴承座内轴承温度和润滑脂温度,减小轴承及轴承座的热变形,增强润滑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连铸时经常使用辊道轴承座,由于辊道轴承座在使用中长期受铸坯的热辐射作用,而导致轴承内外圈及滚动体易受热膨胀,产生变形,同时轴承转动阻力加大,轴承寿命将会降低;另外,因热辐射作用,超出润滑脂的温度范围,润滑效果减弱,摩擦阻力加大,传动效率降低,设备磨损加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辊道轴承座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棍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左侧端设有扇形凹槽,扇形凹槽通过扇形钢环焊接封口,扇形凹槽底端右侧连接有通水孔,所述轴承座本体底端设有进水孔和回水孔,所述进水孔与通水孔连通,所述回水孔与扇形凹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通水孔与扇形凹槽底端右侧相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对辊道轴承座进行改进,增加了水冷结构,通过对轴承座通水冷却,降低轴承座内轴承温度和润滑脂温度,减小轴承及轴承座的热变形,增强润滑效果。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扇形钢环;2、扇形凹槽;3、通水孔;4、轴承座本体;5、回水孔;6、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座本体4,所述轴承座本体4左侧端设有扇形凹槽2,扇形凹槽2通过扇形钢环I焊接封口,扇形凹槽2底端右侧连接有通水孔3,所述轴承座本体4底端设有进水孔6和回水孔5,所述进水孔6与通水孔3连通,所述回水孔5与扇形凹槽2连通;所述通水孔3与扇形凹槽2底端右侧相切。轴承座本体4采用铸造工艺铸造而成,将轴承座本体4左侧端面铸造一个扇形凹槽2,扇形凹槽2为水循环的水槽,扇形凹槽2用一个扇形钢环I焊接封口,使扇形凹槽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当水由进水孔6进入通水孔3,然后由通水孔3进入扇形凹槽2,经过扇形凹槽2的水进入回水孔5排出,这样增加了水冷结构,通过对轴承座通水冷却,降低轴承座内轴承温度和润滑脂温度,减小轴承及轴承座的热变形,增强润滑效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座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4)左侧端设有扇形凹槽(2),扇形凹槽(2)通过扇形钢环(1)焊接封口,扇形凹槽(2)底端右侧连接有通水孔(3),所述轴承座本体(4)底端设有进水孔(6)和回水孔(5),所述进水孔(6)与通水孔(3)连通,所述回水孔(5)与扇形凹槽(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轴承座的通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座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4)左侧端设有扇形凹槽(2),扇形凹槽(2)通过扇形钢环(I)焊接封口,扇形凹槽(2)底端右侧连接有通水孔(3),所述轴承座本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张玉涛张成武谭霖林李洪涛潘丽玮张阿娜史小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渤海冶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