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63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风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本驱动电路采用独立式元器件和芯片构成,通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实时控制风机的转速,随着环境温度增高或降低,风机的转速也增快或减慢,并且,当环境温度刚从高温降低到低于启动风机工作的温度时,通过储能电容继续让风机工作一定时间以进一步地降低温度,以免出现在启动风机工作的温度上下范围内跳动时,造成风机忽开忽关的情况,损坏风机;另外,通过触摸控制电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开关按键实时控制风机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功率利用率,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常用风扇进行散热以降低暑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由于电子器件会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器件的电性品质和使用寿命,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在电子产品外部环境或电子产品内部装风扇进行散热以强制降温。传统的风扇为单一固定转速的风扇,虽然该风扇的电路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为保证系统在最大功耗或最大温度工作状态下仍然能可靠散热,风机需要维持高转速状态;单一高转速的风扇带来了较大的噪音,长期的单一高转速工作方式也减少了风扇的工作寿命以及浪费较多功率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以解决单转速风扇的长时间工作带来较大噪音和浪费功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风机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风机相连,获取环境温度和驱动风机的风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相连,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间歇控制电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间歇控制电路相连,根据获取到的按键信息控制所述间歇控制电路的触摸控制电路30。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风机相连,获取环境温度和驱动风机的风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相连,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间歇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与所述风机相连,获取环境温度和驱动风机的风机驱动电路; 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相连,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间歇控制电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间歇控制电路相连,根据获取到的按键信息控制所述间歇控制电路的触摸控制电路。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VC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7、分压电阻R8、分压电阻R9、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以及第二比较器; 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连接在所述电源VCC与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接所述间歇控制电路,所述分压电阻R7连接在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二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所述分压电阻R8连接在所述电源VCC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接所述间歇控制电路,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电源VCC,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风机。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器采用比较芯片U2,所述比较芯片U2的输出引脚V0UT2接`所述分压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比较芯片U2的正极输入引脚VIN2+和负极输入引脚VIN2-分别接所述间歇控制电路,所述比较芯片U2的电源引脚VCC接电源VCC,所述比较芯片U2的地引脚GND接地。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控制电路包括: 分压电阻R4、分流电阻R5、第三比较器、二极管D2、储能电容C2以及稳压器; 所述分压电阻R4连接在所述电源VCC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入端和地,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接所述比较芯片U2的正极输入引脚VIN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于星孙玉博胡为民李伟平黄昌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