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653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气装置、抽真空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外罐加热装置以及内罐加热装置;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包括外罐、内罐以及由外罐和内罐形成的夹层;外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外罐的外部;内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的内部;供气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抽真空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缩短容器的抽真空周期、可对夹层内水分及油性气体进行彻底置换以及成本低廉的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存储液氮、液氧以及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的容器进行抽真空时所用的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存储液氮、液氧和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的容器,其绝热形式多为高真空多层绝热。夹层封口时,容器真空度需不大于10_2Pa,漏放气速率需不大于10_7Pa.L/S。影响前述指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夹层中绝热材料吸附的水分、油性气体及小分子气体很难被抽除,使夹层很难达到要求的真空度;第二,绝热材料及内外罐壁放气量大,使夹层漏放气指标很难达到要求值。现有技术方案均很难做到两指标同时满足要求。申请号是03152769.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热气储罐置换空气抽真空方法,该此方法存在的以下缺点有:第一,用甲烷做置换气体不安全,甲烷有异味,操作人员吸入过量会引起身体不适,且甲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第二,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真空度、漏放气速率指标不高,不适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申请号是200610009214.0 (专利申请号)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抽真空方法及其装置,属于与本技术并行的一种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包括供气装置、抽真空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罐加热装置以及内罐加热装置;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包括外罐、内罐以及由外罐和内罐形成的夹层;所述外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外罐的外部;所述内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的内部;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包括供气装置、抽真空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罐加热装置以及内罐加热装置;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包括外罐、内罐以及由外罐和内罐形成的夹层;所述外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外罐的外部;所述内罐加热装置设置在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的内部;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以及夹层相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积低温绝热容器用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加热装置包括出风管、气体循环加热机组、进风管、内罐加热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分别设置在出风管口以及进风管口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从罐体的伸入口伸入内罐并停留在伸入口处,另一端通过气体循环加热机组接入进风管的一端,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从罐体的伸入口伸入内罐并停留在远离伸入口处;所述内罐加热装置控制系统与气体循环加热机组相连接;所述供气装置通过进风管与待抽真空绝热容器内罐相贯通;所述抽真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