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22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挖钻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这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包括支撑座、托架体、支承圆柱和橡胶减震垫,所述支撑座与平衡重固定连接,所述托架体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承圆柱置于托架体上,与托架体连接,所述支承圆柱上设有橡胶减震垫。这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防止了桅杆支架压绳、磨绳,降低了因桅杆支架压绳、磨绳导致的钢丝绳损坏的因素,节省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挖钻机一般都是按照最大打孔深度在主卷扬上缠绕钢丝绳,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钢丝绳是易损件,都是按照实际需要的打孔深度来缠绕钢丝绳,由于缠绕在主卷扬上的钢丝绳长度不一样,缠绕的圈数也差距很大,尤其是设计打孔深度很深又只缠绕单层钢丝绳的主卷扬,其滚筒长度很长,而倒桅的时候,缠绕在滚筒上的钢丝绳长度不一样,落在桅杆支架上的钢丝绳位置也不一样,导致出现压绳现象。当钢丝绳搭在桅杆支架上时,棱角处多为锐角,由于运输时候来回晃动,经常产生钢丝绳磨损钢丝绳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旋挖钻机一般都是按照最大打孔深度在主卷扬上缠绕钢丝绳,由于缠绕在主卷扬上的钢丝绳长度不一样,缠绕的圈数也差距很大,缠绕在滚筒上的钢丝绳长度不一样,落在桅杆支架上的钢丝绳位置也不一样,导致出现压绳现象,经常产生钢丝绳磨损钢丝绳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供一种旋挖钻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包括支撑座、托架体、支承圆柱和橡胶减震垫,所述支撑座与平衡重固定连接,所述托架体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承圆柱置于托架体上,与托架体连接,所述支承圆柱上设有橡胶减震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圆柱上方设有倒圆角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托架体两侧设有倒圆角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防止了桅杆支架压绳、磨绳,降低了因桅杆支架压绳、磨绳导致的钢丝绳损坏的因素,节省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对于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座,3、托架体,2、支承圆柱,4、橡胶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支撑座1、托架体3、支承圆柱2和橡胶减震垫4,支撑座I与平衡重固定连接,托架体3连接支撑座1,支承圆柱2置于托架体3上,与托架体3连接,支承圆柱2上设有橡胶减震垫4。如图1所示,支撑圆柱2上方设有倒圆角结构,防止出现磨绳情况。如图2所示,托架体3两侧设有倒圆角结构,防止出现磨绳情况。这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在旋挖钻机工作时,钢丝绳落入托架体3上设有的的支承圆柱2之间,通过支承圆柱2的固定,就不会出现压绳现象,同时通过钢丝绳的托架体和支承圆柱的上方都做了倒圆角结构,这样也不会出现磨绳的情况。本技术防止了桅杆支架压绳、磨绳,降低了因桅杆支架压绳、磨绳导致的钢丝绳损坏的因素,节省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包括支撑座(1)、托架体(3)、支承圆柱(2)和橡胶减震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与平衡重固定连接,所述托架体(3)连接支撑座(1),所述支承圆柱(2)置于托架体(3)上,与托架体(3)连接,所述支承圆柱(2)上设有橡胶减震垫(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钻机上防止磨绳、压绳的桅杆支架,包括支撑座(I)、托架体(3)、支承圆柱(2)和橡胶减震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I)与平衡重固定连接,所述托架体(3)连接支撑座(1),所述支承圆柱(2)置于托架体(3)上,与托架体(3)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澜涛鲍宏平秦爱国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桩工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