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型门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06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型门挡,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凹型体、L型调节棒、嵌入钉,凹型体上部设有凹型槽,上部侧面设有孔,L型调节棒上设有圆形孔,L型调节棒通过嵌入钉及凹型体上的孔安装在凹型体内的凹型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不用将门挡放置在地面,不用弯腰就可以去除门挡,且能不破坏门扇结构、可维持门开一定的角度,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用手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具有方便实用、结构造型可多变并且特别适合家里使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型门挡,其可在不破坏门框结构的前提下,维持门开一定角度,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房间的通风和办公场所进出的便利,常常需要把房间和办公室的门打开,但是打开的门经常因为轻微外力或微风关闭,不仅会发出较大声响,影响居室和办公室安静环境,而且需要反复打开给人们带来不便。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传统方法是用重物抵住门边,欲关闭门体时,再移开重物,这种办法十分不便。而目前应用较广的门挡,大多需要安装固定于门体上,这种门挡的缺点是需要用螺钉或其他方式安装,会破坏门扇结构。本专利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能够不破坏门扇结构、操作简单、可维持门开一定角度的可调节式凹型门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破坏门扇结构、操作简单、可维持门开一定角度的可调节式凹型门挡,以改善现有门挡在需要固定于门体上需破坏门扇结构的缺陷。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凹型门挡,包括凹型体1、L型调节棒2、嵌入钉3 ;凹型体I上部设有凹型槽,上部侧面设有孔,L型调节棒2上设有圆形孔,L型调节棒2通过嵌入钉3及凹型体I上的孔安装在凹型体I内的凹型槽内。所述嵌入钉3为丁字形。所述L型调节棒2为圆柱形L型体,其上的圆形孔大小与嵌入钉3的大小一致,L型调节棒2的圆形孔之间的距离约为3mm。所述凹型体I的凹形槽为圆柱形、且其大小与L型调节棒2的大小一致,凹形槽处可采用软体泡沫材料,既不损坏门体还可适应各种门的厚度。一种凹型门挡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根据门框的厚度调节L型调节棒2在凹型体I内凹型槽的位置,将嵌入钉3插入适合的L型调节棒2的圆形孔中,即可控制凹型体I的厚度,随手夹紧可活动一边的门框,使用结束后,取下嵌入钉3即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可不用将门挡放置在地面,不用弯腰就可以去除门挡,且能不破坏门扇结构、可维持门开一定的角度;2、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用手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具有方便实用、结构造型可多变并且特别适合家里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凹型门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型门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嵌入钉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四型体、2:L型调节棒、3:嵌入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凹型门挡,包括凹型体1、L型调节棒2、嵌入钉3 ;凹型体I上部设有凹型槽,上部侧面设有孔,L型调节棒2上设有圆形孔,L型调节棒2通过嵌入钉3及凹型体I上的孔安装在凹型体I内的凹型槽内。嵌入钉3为丁字形。L型调节棒2为圆柱形L型体,其上的圆形孔大小与嵌入钉3的大小一致。凹型体I的凹形槽为圆柱形、且其大小与L型调节棒2的大小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型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体(1)、L型调节棒(2)、嵌入钉(3);凹型体(1)上部设有凹型槽,上部侧面设有孔,L型调节棒(2)上设有圆形孔,L型调节棒(2)通过嵌入钉(3)及凹型体(1)上的孔安装在凹型体(1)内的凹型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型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体(I)、L型调节棒(2)、嵌入钉(3);凹型体(I)上部设有凹型槽,上部侧面设有孔,L型调节棒(2)上设有圆形孔,L型调节棒(2)通过嵌入钉(3)及凹型体(I)上的孔安装在凹型体(I)内的凹型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门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