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博锋专利>正文

内藏式锁芯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03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藏式锁芯套件,包括锁壳、锁胆和钥匙,所述钥匙包括钥匙主体和钥匙内芯,所述钥匙主体内设有滑动槽,所述钥匙内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钥匙主体上设有多个弹珠孔,所述弹珠孔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所述弹珠孔内设有弹珠,所述弹珠上设有弹簧定位头,所述弹簧定位头与防脱限位台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钥匙内芯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所述密码凸台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的挤压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可靠、防盗性强、结构合理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防用器,具体涉及一种内藏式锁芯套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锁芯包括锁壳、锁胆和钥匙,但是现有技术锁芯的弹珠、复位弹簧都是设于锁胆内,由于复位弹簧的存在,使用普通开锁工具就可以轻松进行开锁,存在防盗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防盗性强、结构合理的内藏式锁芯套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藏式锁芯套件,包括锁壳、锁胆和钥匙,所述钥匙包括钥匙主体和钥匙内芯,所述钥匙主体内设有滑动槽,所述钥匙内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钥匙主体上设有多个弹珠孔,所述弹珠孔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所述弹珠孔内设有弹珠,所述弹珠上设有弹簧定位头,所述弹簧定位头与防脱限位台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钥匙内芯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所述密码凸台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的挤压斜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斜面设于所述密码凸台前端的侧面上。所述锁壳内设容置孔,所述锁胆设于容置孔内,所述容置孔的内壁上设有锁定棒槽,所述锁定棒槽内设有锁定棒,所述锁定棒与锁定棒槽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锁胆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定棒相配合的锁定槽,所述锁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钥匙孔连通的平珠槽,所述平珠槽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平珠槽内分别设有平珠,且所述平珠的端部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设于限位台阶内,且限位头的端部与锁定棒接触;在开锁时推动钥匙内芯使挤压斜面分别均匀推动弹珠、所述弹珠分别均匀推动平珠、平珠分别均匀将锁定棒推回锁定槽从而实现锁胆和锁壳之间的解锁;在拔出钥匙后第一复位弹簧将锁定棒弹出锁定槽内实现锁胆和锁壳之间的锁定。所述锁定棒上设有定位盲孔,所述锁壳上设于与定位盲孔对齐布置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的外部通过封珠封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定位盲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定位通孔内的封珠上。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的钥匙包括钥匙主体和钥匙内芯,钥匙主体内设有滑动槽,钥匙内芯滑动设于滑动槽内,钥匙主体上设有多个弹珠孔,弹珠孔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弹珠孔内设有弹珠,弹珠上设有弹簧定位头,弹簧定位头与防脱限位台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钥匙内芯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密码凸台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的挤压斜面,本技术将弹珠和第二复位弹簧均设置于钥匙上、将锁胆上去除弹珠结构,使用特殊开锁工具 都无法进行破解开锁,存在安全可靠、防盗性强、结构合理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锁定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开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钥匙未滑动钥匙内芯开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钥匙滑动钥匙内芯开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锁壳;101、定位通孔;102、封珠;11、容置孔;12、锁定棒槽;13、锁定棒;131、定位盲孔;14、第一复位弹簧;2、锁胆;21、锁定槽;22、平珠槽;23、限位台阶;24、平珠;25、限位头;3、钥匙;31、钥匙主体;311、滑动槽;312、弹珠孔;313、防脱限位台阶;314、弹珠;315、弹簧定位头;316、第二复位弹簧;32、钥匙内芯;321、密码凸台;322、挤压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内藏式锁芯套件包括锁壳1、锁胆2和钥匙3,钥匙3包括钥匙主体31和钥匙内芯32,钥匙主体31内设有滑动槽311,钥匙内芯32滑动设于滑动槽311内,钥匙主体31上设有多个弹珠孔312,弹珠孔312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313,弹珠孔312内设有弹珠314,弹珠314上设有弹簧定位头315,弹簧定位头315与防脱限位台阶31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16 ;钥匙内芯32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321,密码凸台32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314的挤压斜面322。本实施例在开锁时,通过在滑动槽311内滑动钥匙内芯32使得挤压斜面322推出弹珠314,弹珠314与锁胆2配合从而实现锁壳1、锁胆2之间的解锁;相反本实施例在锁定时,通过在滑动槽311内滑动钥匙内芯32,第二复位弹簧316将弹珠314缩回,从而,弹珠314与锁胆2之间失去配合关系,从而实现锁壳1、锁胆2之间的锁定。本实施例中,挤压斜面322设于密码凸台321前端的侧面上。本实施例中,锁壳I内设容置孔11,锁胆2设于容置孔11内,容置孔11的内壁上设有锁定棒槽12,锁定棒槽12内设有锁定棒13,锁定棒13与锁定棒槽12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4,锁胆2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定棒13相配合的锁定槽21,锁胆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钥匙孔连通的平珠槽22,平珠槽22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23,平珠槽22内分别设有平珠24,且平珠24的端部设有限位头25,限位头25设于限位台阶23内,且限位头25的端部与锁定棒13接触;在开锁时推动钥匙内芯32使挤压斜面322分别均匀推动弹珠314、弹珠314分别均匀推动平珠24、平珠24分别均匀将锁定棒13推回锁定槽21 (如图2和图6所示)从而实现锁胆2和锁壳I之间的解锁;在拔出钥匙3后第一复位弹簧14将锁定棒13弹出锁定槽21内(如图1和图5所示)实现锁胆2和锁壳I之间的锁定。本实施例中,锁定棒13上设有定位盲孔131,锁壳I上设于与定位盲孔131对齐布置的定位通孔101,定位通孔101的外部通过封珠102封闭,第一复位弹簧14的一端抵触于定位盲孔131内,第一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抵触于定位通孔101内的封珠102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藏式锁芯套件,包括锁壳(1)、锁胆(2)和钥匙(3),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3)包括钥匙主体(31)和钥匙内芯(32),所述钥匙主体(31)内设有滑动槽(311),所述钥匙内芯(32)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311)内,所述钥匙主体(31)上设有多个弹珠孔(312),所述弹珠孔(312)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313),所述弹珠孔(312)内设有弹珠(314),所述弹珠(314)上设有弹簧定位头(315),所述弹簧定位头(315)与防脱限位台阶(31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16);所述钥匙内芯(32)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321),所述密码凸台(32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314)的挤压斜面(3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藏式锁芯套件,包括锁壳(I)、锁胆⑵和钥匙(3),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3)包括钥匙主体(31)和钥匙内芯(32),所述钥匙主体(31)内设有滑动槽(311),所述钥匙内芯(32)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311)内,所述钥匙主体(31)上设有多个弹珠孔(312),所述弹珠孔(312)的外侧设有防脱限位台阶(313),所述弹珠孔(312)内设有弹珠(314),所述弹珠(314)上设有弹簧定位头(315),所述弹簧定位头(315)与防脱限位台阶(31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16);所述钥匙内芯(32)上设有多个密码凸台(321),所述密码凸台(32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推动弹珠(314)的挤压斜面(3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锁芯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斜面(322)设于所述密码凸台(321)前端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藏式锁芯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I)内设容置孔(11),所述锁胆⑵设于容置孔(11)内,所述容置孔(11)的内壁上设有锁定棒槽(12),所述锁定棒槽(12)内设有锁定棒(13),所述锁定棒(13)与锁定棒槽(12)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4),所述锁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锋韦克根
申请(专利权)人:刘博锋韦克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