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博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02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包括外壳、锁芯、锁定棒、外弹珠、内弹珠和钥匙,锁芯的纵向开设匙孔,锁定棒由第一弹簧弹压,外弹珠由第二弹簧弹压,内弹珠由第三弹簧弹压;锁定棒可相对锁芯上下移动,外弹珠套接在内弹珠上,外弹珠与内弹珠位于锁定棒下方,外弹珠设有通孔,内弹珠设有凹槽,锁定棒下部可穿过外弹珠的通孔并插进内弹珠的凹槽内,所述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在暴力作用下也不会使锁芯旋转,具有防盗性好和保障用户财产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锁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弹珠锁包括外壳、锁芯、锁定棒、外弹珠和内弹珠,锁芯的纵向开设匙孔,锁定棒由第一弹簧弹压,外弹珠由第二弹簧弹压,内弹珠由第三弹簧弹压;锁定棒可相对锁芯上下移动,外弹珠套接在内弹珠上,外弹珠与内弹珠位于锁定棒下方,外弹珠设有通孔,内弹珠设有凹槽,锁定棒下部可穿过外弹珠的通孔并插进内弹珠的凹槽内,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呈棱形或者半圆,在暴力作用下会使锁芯旋转而使弹珠锁被打开,存在防盗性差,会给用户带来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盗性好的新型内外弹珠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包括外壳、锁芯、锁定棒、外弹珠、内弹珠和钥匙,锁芯的纵向开设匙孔,锁定棒由第一弹簧弹压,外弹珠由第二弹簧弹压,内弹珠由第三弹簧弹压;锁定棒可相对锁芯上下移动,外弹珠套接在内弹珠上,外弹珠与内弹珠位于锁定棒下方,外弹珠设有通孔,内弹珠设有凹槽,锁定棒下部可穿过外弹珠的通孔并插进内弹珠的凹槽内,所述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锁定棒的上部从锁定棒中部中间位置处向上凸起,其上表面为弧形面,中部与下部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锁定棒的锁定槽。所述外弹珠与内弹珠横向放置。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锁芯两侧,第一弹簧上端与锁定棒相接触,下端与锁芯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向上支顶锁定棒使锁定棒上端与外壳相接触。所述钥匙设有可与外弹珠相接触的外匙牙和可与内弹珠相接触的内匙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在暴力作用下也不会使锁芯旋转,具有防盗性好和保障用户财产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插入钥匙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包括外壳1、锁芯2、锁定棒3、外弹珠4、内弹珠5和钥匙6,锁芯2的纵向开设匙孔21,锁定棒3由第一弹簧31弹压,外弹珠4由第二弹簧41弹压,内弹珠5由第三弹簧51弹压;锁定棒3可相对锁芯2上下移动,外弹珠4套接在内弹珠5上,外弹珠4与内弹珠5位于锁定棒3下方,外弹珠4设有通孔42,内弹珠5设有凹槽52,锁定棒3的下部32可穿过外弹珠4的通孔42并插进内弹珠5的凹槽52内,锁定棒3的下部32、外弹珠4的通孔42和内弹珠5的凹槽52的横截面为方形。外壳I设有用于容纳锁定棒3的锁定槽11,锁定棒3的上部34从锁定棒3中部33中间位置处向上凸起,其上表面为弧形面,外壳I还设有弧形槽12和弧形槽13,弧形槽12和弧形槽13相互连通;锁芯2转动时,外壳I会挤压上部34的弧形面将锁定棒3向下挤压,从而使锁定棒3从锁定槽11脱出;锁芯2转动过程中,锁定棒3的上部34沿着弧形槽12和弧形槽13的弧形底面滑动;中部33与下部34的横截面为方形。外弹珠4与内弹珠5横向放置,与现有技术的外弹珠与内弹珠纵向放置相比,使第二弹簧41与第三弹簧51不受外弹珠4与内弹珠5的重力影响,有效延长第二弹簧41与第三弹簧51的寿命。第一弹簧31固定在锁芯2两侧,第一弹簧31上端与锁定棒3相接触,下端与锁芯2相接触;第一弹簧31向上支顶使锁定棒3上端与外壳I相接触。如图5所示,钥匙6设有可与外弹珠4相接触的外匙牙61和可与内弹珠5相接触的内匙牙62。本技术的内外弹珠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如图2所示),外弹珠4的通孔42和内弹珠5的凹槽52相对齐,锁定棒3下部与外弹珠4的通孔42、内弹珠5的凹槽52相错开,锁定棒3就锁在外壳I的锁定槽11上,使锁芯2不能转动;当插入钥匙6后(如图3、4所示),外匙牙61驱动外弹珠4移动,内匙牙62驱动内弹珠5移动,从而使锁定棒3下部与外弹珠4的通孔42、内弹珠5的凹槽52相互对齐,转动钥匙6使锁芯2转动,外壳I会挤压锁定棒3上部34的弧形面将锁定棒3向下挤压,从而使锁定棒3从锁定槽11脱出并使锁定棒3下部32穿过外弹珠4的通孔42并插进内弹珠5的凹槽52内,锁定棒3不再锁在外壳I上,再转动钥匙6将内外弹珠锁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包括外壳、锁芯、锁定棒、外弹珠、内弹珠和钥匙,锁芯的纵向开设匙孔,锁定棒由第一弹簧弹压,外弹珠由第二弹簧弹压,内弹珠由第三弹簧弹压;锁定棒可相对锁芯上下移动,外弹珠套接在内弹珠上,外弹珠与内弹珠位于锁定棒下方,外弹珠设有通孔,内弹珠设有凹槽,锁定棒下部可穿过外弹珠的通孔并插进内弹珠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包括外壳、锁芯、锁定棒、外弹珠、内弹珠和钥匙,锁芯的纵向开设匙孔,锁定棒由第一弹簧弹压,外弹珠由第二弹簧弹压,内弹珠由第三弹簧弹压;锁定棒可相对锁芯上下移动,外弹珠套接在内弹珠上,外弹珠与内弹珠位于锁定棒下方,外弹珠设有通孔,内弹珠设有凹槽,锁定棒下部可穿过外弹珠的通孔并插进内弹珠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棒下部、外弹珠通孔和内弹珠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锁定棒的锁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锋章炳昌罗逸
申请(专利权)人:刘博锋章炳昌罗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