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力型板配置的多高层建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力型板配置的多高层建筑系统,是一种新型建筑系统和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成电能或/和空气热能和空气动能后再利用的建筑表面墙体保温、饰面、通风、空调、发电的建筑系统方案,适用于用光能、空气热能和空气动能传递、转换太阳能、风能至建筑系统装置中和建筑物通风、空调系统中等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本专利技术人在先专利技术的各种型板还没有用到建筑系统中,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型式的组力型板配置的多高层建筑系统,现在是大量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建筑物内外墙体,但是用加气混凝土做建筑物内外墙体形成的建筑系统有许多局限性,加气混凝土容重比较大、安装比较缓慢要使用脚手架,加气混凝土由于其多空隙装修不便固定,要装饰就要从抹灰粉墙开始不厌其烦、劳动强度高,也不能和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新建筑系统中的发电、通风、空调系统配合使用,加气混凝土不能回收再生,破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加气混凝土本身结构松散,不具有明显的防震抗震优势,另外由加气混凝土配置的普通建筑系统只能在建筑系统外设置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浪费能量资源,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力型板配置的多高层建筑系统,主要由集热板或建筑物面型板(1)、建筑物面内型板(2)、风道阀门(4)、进气通道(5)、气动通道(6)、通道支架(7)、通风通道(8)、保温材料(9)、室内空气调节门(10)、反射面层(11)、气动风补风力发电装置(3)组成,其特征是:主要由集热板或建筑物面型板(1)、建筑物面内型板(2)、保温材料(9)和反射面层(11)构成建筑系统表面系统;在建筑物面型板(1)内侧敷贴反射面层(11),在建筑物面内型板(2)外侧敷贴保温材料(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力型板配置的多高层建筑系统,主要由集热板或建筑物面型板(I)、建筑物面内型板(2)、风道阀门(4)、进气通道(5)、气动通道¢)、通道支架(7)、通风通道(8)、保温材料(9)、室内空气调节门(10)、反射面层(11)、气动风补风力发电装置(3)组成,其特征是:主要由集热板或建筑物面型板(I)、建筑物面内型板(2)、保温材料(9)和反射面层(11)构成建筑系统表面系统;在建筑物面型板(I)内侧敷贴反射面层(11),在建筑物面内型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善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