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铁城专利>正文

可提高球阀加工效率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46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整修球阀的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固定球阀初胚的旋转轴、一车槽沟机构、一球体表面整修机构和一毛边整修机构。将初胚固定在旋转轴上,用设置在旋转轴一侧车槽沟机构中的旋转车刀在球体表面车出槽沟,再用球体表面整修机构中的粗胚、精细整修刀对球体表面分别作两段式粗、细整修,最后用毛边整修机构中的两把整修刀同时对球体贯穿孔两端缘作去毛边整修。不必取下球体自动对其作一次性全方位整修,提高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及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球阀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球阀(又称凡而球阀)要求精密,表面平滑不能有坑洞,才可达到控水及防止漏水的目的。目前球阀的制造方法一般先以锻造方式成型,成型后的初胚表面相当粗糙,还需加工整修,其加工整修大致包括如下步骤1)、将球体初胚置于工作台上,将车刀以人工方式向球体推进而车出一槽沟;2)、将初胚球体移至一般车床上并固定于一旋转轴上,由人工进行表面整修加工;3)、在一般车床上,先用车刀对球体贯穿孔外侧端作整修,然后取下球体并转换方向对球体另一端作整修,加工整修后的球体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上述加工过程耗时费力,人工操作会增加许多加工误差,且增加成本,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兼顾高质量低成本,而上述土法加工方法是没有生命力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提高球阀加工效率而设计一种制造方法及其装置,通过使用旋转车刀、钟摆车刀、整修车刀及控制各滑座移位,使在不移动球体的条件下加工整修球体各部位,提高加工效率且提高成品率。本专利技术可提高球阀加工效率的制造装置,包括一固定球阀球体的旋转轴、一车槽沟机构、一球体表面整修机构和一毛边整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槽沟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一侧边,包括一马达、一传动皮带、一变速机、一左右移行滑座、一油压缸和一旋转车刀,油压缸连结左右移行滑座,马达及变速机固定在左右移行滑座上,个旋转车刀固定在变速机的驱动轴上,传动皮带连接马达轴和变速机驱动轴;所述球体表面整修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下方,包括一粗胚整修刀、一精细整修刀、一以传动轴为轴心作钟摆状园弧移行的钟摆式刀座、一传动马达、一进位滑座和一油压缸,粗胚整修刀与精细整修刀并行固定于钟摆式刀座上,传动马达传动钟摆式刀座的传动轴,传动马达固定在进位滑座上,油压缸连结进位滑座;所述毛边整修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方,包括两把毛边整修刀、一前后移行滑座、一上下移行滑座和两气压缸,两把毛边整修刀相对应地固定在前后移行滑座上,前后移行滑座固定在上下移行滑座上,两气压缸各连结上下移行滑座和前后移行滑座。旋转车刀进退动作车出球体槽沟,粗胚、精细整修刀通过传动马达正、反转一适当角度可在进位滑座配合下分别作第一段及第二段的推进,依次对球体表面作粗、细两段整修,两毛边整修刀在两气压缸控制下可作上下前后移行,对球体贯穿孔两端缘的毛边作整修。本专利技术可提高球阀加工效率的制造方法,是将球体初胚套设于一可扩张的旋转轴上固定作加工,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a)驱动一车槽沟机构中的马达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变速机驱动轴并使旋转车刀转动,油压缸传动左右移行滑座使左右移行滑座上的旋转车刀向所述旋转轴移动,旋转车刀在球体表面车出一槽沟,然后控制左右移行滑座复位退刀;b)使球体表面整修机构的传动马达作正、反转动,带动钟摆刀座以传动轴为轴心作园弧状进刀,先使粗胚整修刀对球体表面作第一段整修,左右移行滑座在油压缸推动下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带动钟摆刀座移行至使粗胚整修刀离开球体而使精细整修刀接近球体,以精细整修刀对球体表面作第二段整修,然后退刀至起始状态;c)使毛边整修机构的一气压缸通过上下移行滑座带动前后移行滑座垂直下降,使两把毛边整修刀恰位于旋转轴上球体两侧一距离处,另一气压缸推动前后移行滑座作前后移行,两毛边整修刀分别对球体贯穿孔两侧端缘作整修。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装置图1.球阀立体结构示意2.本专利技术装置配置示意3.旋转车刀加工球体槽沟的动作示意4.本专利技术粗、细及去毛边加工方式示意5.整修球体表面粗胚的加工示意6.对球体表面作精细整修的加工示意图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装置包括一车槽沟机构1、一球体表面整修机构2和一毛边整修机构3。车槽沟机构1,包括一旋转车刀11设于旋转轴A一侧适当位置处,并固定于变速机12的驱动轴121上,由马达13通过皮带14带动驱动轴121旋转。马达13及变速机12固定于左右移行滑座15上,用于使旋转车刀11进退以车出球体B的槽沟B1,如图3所示。球体表面整修机构2设置于旋转轴A下方的适当位置处,包括两并行的粗胚整修刀21及精细整修刀21′,两整修刀固定于钟摆式刀座22上,钟摆式刀座22以传动轴23为轴心,通过传动马达24正反转一适当角度来传动钟摆刀座22的粗胚整修刀21及精细整修刀21′,使之作钟摆状的园弧形移动,如图5、图6所示。由于传动马达24是固定在一进位精座25上,因而可使粗胚整修刀21在进位滑座25的作用下作第一段推进,如图5所示,粗胚整修刀21位于球体B的最高点处,对球体B表面B2作粗胚整修,使球体表面车出一相当均匀的同心园球体。然后再将进位滑座25作第二段推进,如图6所示,使粗胚整修刀21离开球体B的最高点处,由进位滑座25将精细整修刀21′推至球体B的最高点处,对其表面作精细平滑地加工。毛边整修机构3位于旋转轴A的上方适当位置处,包括两相对应的毛边整修刀31、31′,并固定在前后移行滑座32上,而前后移行滑座32又固定在上下移行滑座33上。气压缸C、C′控制毛边整修刀31、31′分别作前后上下移行,对球体B的贯穿孔B3的两端缘B31、B31′的毛边进行整修,而后上升脱离,在不移动球体的情况下对球体各部分作全方位的加工。球阀的加工步骤包括参见图2、图3,将球体B套设在旋转轴A上,由旋转轴A的扩张特性而定位球体B;马达13通过传动皮带14带动变速机12而使旋转刀11转动,同时左右移行滑座15受油压缸(图中未示出)推动而向旋转轴A方向移行,旋转刀11对着球体B并在其表面车出一槽沟B1(可参见图1),随即控制左右移行滑座15复位退刀;参见图4、图5,传动马达24转动,带动钟摆刀22以传动轴23为轴心作园弧状进刀,先使用粗胚整修刀21对球体B表面B2作第一段的粗表面座整修,然后进位滑座25在油压缸(图中未示出)控制下向旋转轴A方向并带动钟摆刀座22移行一适当距离,参见图4、图6,使粗胚整修刀21脱离整修位置,而由精细整修刀21′取而代之,对球体B表面B2再作进刀整修,而使球体B有了一精细光滑的表面,随后退刀至其起始状态;参见图2、图4,气压缸C′推动上下移行滑座33,并同时使前后移行滑座32垂直下降,使两毛边整修刀31、31′恰好位于球体B两侧端,且分别与球体贯穿孔的两端缘B31,B31′保持一适当距离,再由一油压缸C推动前后移行滑座32作前后移行的同时,由两毛边整修刀31、31′分别对球体B贯穿孔两端缘B31、B31′作整修,即完成球阀的自动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加工整修过程不必从旋转轴上取下球阀球体,即可对球体初胚作全方位的加工整修,包括车槽沟,对球体表面作粗、细整修使光滑和对球体贯穿孔两端缘作出去毛边整修,整个过程连续进行,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不合格品率。权利要求1.一种可提高球阀加工效率的制造装置,包括一固定球阀球体的旋转轴、一车槽沟机构、一球体表面整修机构和一毛边整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槽沟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一侧边,包括一马达、一传动皮带、一变速机、一左右移行滑座、一油压缸和一旋转车刀,油压缸连结左右移行滑座,马达及变速机固定在左右移行滑座上,旋转车刀固定在变速机的驱动轴上,传动皮带连接马达轴和变速机驱动轴;所述球体表面整修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下方,包括一粗胚整修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球阀加工效率的制造装置,包括一固定球阀球体的旋转轴一车槽沟机构、一球体表面整修机构和一毛边整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槽沟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一侧边,包括一马达、一传动皮带、一变速机、一左右移行滑座、一油压缸和一旋转车刀,油 压缸连结左右移行滑座,马达及变速机固定在左右移行滑座上,旋转车刀固定在变速机的驱动轴上,传动皮带连接马达轴和变速机驱动轴;所述球体表面整修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下方,包括一粗胚整修刀、一精细整修刀、一以传动轴为轴心作钟摆状园弧移行的钟摆式 刀座、一传动马达、一进位滑座和一油压缸,粗胚整修刀与精细整修刀并行固定于钟摆式刀座上,传动马达传动钟摆式刀座的传动轴,传动马达固定在进位滑座上,油压缸连结进位滑座;所述毛边整修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方,包括两把毛边整修刀、一前后移行滑座 、一上下移行滑座和两气压缸,两把毛边整修刀相对应地固定在前后移行滑座上,前后移行滑座固定在上下移行滑座上,两气压缸各连结上下移行滑座和前后移行滑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铁城
申请(专利权)人:许铁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