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形件(10、110)中借助卷边制做一个装入件(12)之连接结构的方法,其中,该装入件(12)从一个前面端部开始导入该管形件(10)中并在该管形件(10、110)之纵轴线(11)方向上靠置在一个限位结构(24)上;然后,通过对管形件(10,110)的伸出边缘(60)径向上相对纵轴线(11)朝里边且通过该装入件(12)进行弯边,该装入件就被固定在限位结构(24)和折弯的边缘(60)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管形件(10,110)至少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直径扩大的区域(30),这个区域(30)借助一个工具件(36)通过弹性变形被径向上相对纵轴线(11)朝里边挤压;在管形件(10,110)延伸情况下,该管形件(10,110)的边缘(60)被弯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属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
这样一个方法例如在DE4013032A1中已公开。在这个方法中,该装入件设置为一个盖件,它从一个前面端部被导入一个设置为壳体的管形件中。该盖件在壳体的纵轴线方向上靠置在一个限位结构上,以确保在纵轴线方向上有一个精确的定位。然后,壳体之通过盖件在纵轴线方向上伸出的边缘在塑性变形下径向上朝着壳体的纵轴线往里边折弯,为的是,该壳体之边缘通过盖件的外边缘抓住并在纵轴线方向上靠置在盖件上。然后该盖件在纵轴线方向上固定在限位结构和壳体的折弯的边缘之间。在壳体的边缘折弯时,该壳体在其纵轴线方向上被压缩并在弯边之后又回弹。这样卷边的固定力就减小了和甚至在不利的条件下可能变为零。另外公开了一个方法,其中,该卷边的固定力得以确保维持。为此该管形件在其一个导入装入件用的端部上并至少在其一部分圆周上具有一个相对其余部分扩大了外直径的区域。为了制做弯边结构,在该管形件上从其另外的端部开始推入一个环形的带开孔的工具件,它的横截面小于管形件之扩大区域的外轮廓截面并至少要如此大小,即如同管形件其余部分的外横截面。在工具件和管形件之间发生一个在纵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为的是,该工具件作通过管形件具有扩大的外横截面区域的运动;然后这个区域在塑性变形下径向上被相对纵轴线朝里挤压。在该环形的工具件通过管形件具有扩大的外横截面的区域作运动期间,同时在该管形件上施加一个拉伸力,因此,通过制做弯边之后出现的管形件回弹现象,在装入件上的固定力还被提高了,依此,在管形件中实现了一个可靠的装入件固定。在一个其中装入泵件的端部上构成的并相对其余区域具有扩大的外横截面的区域,为了其制做则要求多个工作步骤例如通过深拉。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内容的,借助卷边工作制做一个装入件和一管形件之连接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方法,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优点是,在该管形件上设置一个直径扩大的区域,其在卷边过程期间通过一个容纳该管形件的工具件作弹性变形,因此,该管形件的自由端部被延伸了,同时,在卷边过程以后,该卷边结构的回弹现象通过管形件之弹性区域的回复变形可以得到补偿,所以该装入件可至少在部分应力下保持在管形件中并可以实现一个可靠的固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方案和变型方案。在附图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并在下面的说明书中作详细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在借助一个工具件制做一个卷边连接结构第一阶段时的一个装入件和一个管形件;图2是在该制做的卷边结构回弹后一个在工具件中张紧的管形件;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结束的一个卷边连接结构,和图4是制做本专利技术两构件式管形件的卷边连接结构之另一实施方案;一个在图1至4中描述的组件具有一个管形件10和一个在其中安置的装入件12。此组件涉及一个燃料输送装置用于为一机动车内燃机供应燃料。同时该管形件10是一个壳体,该装入件12是一个泵件,它从一个端侧装入该壳体10中。在壳体10中除了泵件12还安装一个电气驱动马达。该泵件设置为轮叶式泵件并具有一个叶轮14,它安置在一个在壳体10的纵轴向11被两个壁件15和16限定的泵腔18中。该壁件15和16在其对着叶轮14的端侧各有一个环形的输送通道19和20,它安置在如叶轮14的叶片相同的直径上。在两个壁件15和16之间并在壳体10的纵轴向设有一个间距,以便用一确定的轴向间隙在泵腔18中容纳该叶轮14。该里边的壁件15具有一个圆筒形台肩22以便在径向相对于纵轴线11限定泵腔18。在台肩22的端侧上靠置着该外边的壁件16。该壳体10在其安置泵件12的端部区具有一个比其余区域要大的直径,为的是在较大直径到较小直径的过渡区上,构成一个径向上相对壳体10的纵轴线安置的并朝头壳体10的前面端部指向的台阶24。该台阶24形成一个限位结构,其上通过内壁件15在纵轴线方向上靠置着泵件12。用于泵件12的一个轴向限位结构24还可以通过另外在壳体10中安置的构件来构成(图4)。该壳体10之横截面是圆形的结构并在它的一个安置泵件12的端部区中具有一个比它的其余区域为较大直径的区域,特别是具有较大的外直径。该壳体10的外直径在区域30中标以D1;两壳体10之与该区域30连接的其余区域的外直径标以D2。该区域30在壳体10的整个圆周上延伸并构成一个环绕的袋件,它在区域30中具有一个相同形状的弯曲结构且是月牙形或半圆形的结构。这种环绕袋的结构还可以通过公知的加工技术的方法来制作。该壳体10由一种至少可弹性变形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来制成,并可以例如通过深拉来制造。通过作直径放大的区域30的结构设置,该壳体的整个长期缩短了数量为ΔL。扩大区域30的外直径D1相对外直径D2的扩大量则决定了壳体10之整个长度的缩短量ΔL。这个缩短量ΔL就确定了使装入件12固定到壳体10之限位结构24上的固定力或张紧力,以后还要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描述了壳体10及在其中安装的泵件12,但此时,泵件12未被固定。通过壳体10并从其与直径放大区域30相反对置的端部开始推入一个环形的工具件36,它具有一个孔38,孔的直径D3仅稍大于位于直径放大区30外部的壳体10之直径D2,为的是该工具件36可被直接推到区域30处而不会夹到壳体10上。该工作件36可以作为装置的部件作固定安置,然后,该壳体10沿图1的箭头39的方向推入其孔38中或者该壳体10可以被夹紧在一个装置中;然后该工具件36沿图1之箭头40的方向推到壳体10上。作为优选,该工具件36可以设置为扇形的环结构,它在张开的静止状态时相对于放大的区域30定位。这个扇形的环可转化到一个张紧或工作状态,此时,该扇形环压缩该放大的区域。因此,该放大的区域30就可以自由地被置入相对工具件36的加工位置中。该工具件36的孔38在其指向放大直径区30的边缘上从直径D3起扩大倒圆,但是也可以例如从直径D3起为锥形扩大的结构。该泵件12借助一个在其外壁件16上施加作用的夹紧装置41与其内壁件15被固定靠置在台阶24上。接着在壳体10和工具件36之间实行一个在纵轴线11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其中,可以是壳体10相对于固定的工具件36的运动,或者也可以是工具件36相对于固定的壳体10的运动。因此,工具件36就滑动到直径放大的区域30上,这一点通过工具件36之倒圆或切斜的孔38边缘以及放大直径区域30之切斜的或倒圆的升坡或导入斜度就变得容易些。同时该区域30通过工具件36如图2所示,通过弹性变形径向上朝里相对于纵轴线11压缩并以它的里边周表面靠置在泵件12的外周表面上。通过放大直径区域30的弹性变形,该壳体10就在纵轴线11的方向上延伸到它的原始长度并保持在这个位置上。该壳体10之整个长度实现的数量ΔL的缩短则因此至少部分地得以消除,同时,当工具件36的孔38直径D3基本上与壳体10的外直径D2一致时就可以达到原始的壳体10长度了。在图2中描述的工具件36相对壳体10的配置实现了一个端部60的卷边,其中,安装了泵件12,并应用了一般的卷边工具。同时,该泵件12借助一个在其外壁件16上施加作用的夹紧装置41就以其内壁件15固定靠置在台阶24上。在卷边结束和减少卷边压力之后,该壳体10就部分地又回弹,也就是说,壳体10之已折弯的自由端部60在卷边之后又大约回弹该数量b,因此,正常方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亨·罗泽,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