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高窄边前壳斜顶强度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03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窄边前壳斜顶强度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斜顶机构斜顶强度差,斜顶杆极易拉断的问题。包括斜顶机构、顶针板、动模板、动模型芯和顶出块,动模板上设有避空孔,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和竖直斜顶顶杆,斜顶杆的上部呈L形,该部分中位置较高的顶面与制件贴合,位置较低的顶面与顶出块的底面贴合;斜顶顶杆位于斜顶杆的下方,其顶端插入避空孔内并与斜顶杆的下部底面接触,斜顶顶杆的底端固定在顶针板上;斜顶杆的一侧设有从其顶端延伸至底端的斜导轨,动模型芯上开有与斜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槽,斜顶杆与动模型芯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顶杆长度减小,厚度增大,大大提高了斜顶强度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料成型模具
,涉及注塑模具中斜顶机构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窄边前壳斜顶强度的新型斜顶机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对于一般塑料制品的内部倒扣一般采用斜顶机构抽芯解决。比如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的前壳一般外形尺寸大,内部四周倒扣较多,顶出时需要斜顶。现有斜顶机构主要由斜顶导滑座(即斜顶T型块)、斜顶导向块、斜顶杆组成,斜顶杆底端连接斜顶导滑座,斜顶导滑座在顶针板的T型滑道内滑动,斜顶导向块安装在动模板底部,中间开斜孔,与斜顶杆配合,对斜顶杆起导向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注塑机顶出杆推动底针板,顶针板和底针板受推力作用向动模板方向运动,驱动斜顶机构沿斜方向顶出,斜顶杆的斜顶脱出制品倒扣。现有斜顶机构的斜顶导轨设置在斜顶导向块上,斜顶杆通过斜顶导滑座和斜顶导向块沿斜方向顶出,斜顶杆从公模仁延伸至顶针板,斜顶杆长度大;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的前壳边框越来越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采用现有斜顶机构,随着前壳边框变窄的趋势斜顶杆的斜顶厚度越来越小,以保证完全抽出而不碰伤制件内框边缘,斜顶厚度越来越小而斜顶杆长度大导致其强度越来越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提高窄边前壳斜顶强度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斜顶机构、顶针板、动模板、动模型芯和顶出块,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斜顶机构穿出的避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和竖直斜顶顶杆,所述斜顶杆的上部呈L形,该部分中位置较高的顶面与制件贴合,位置较低的顶面与所述顶出块的底面贴合;所述斜顶顶杆位于所述斜顶杆的下方,其顶端插入所述避空孔内并与所述斜顶杆的下部底面接触,所述斜顶顶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斜顶杆的一侧设有从其顶端延伸至底端的斜导轨,所述动模型芯上开有与所述斜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槽,所述斜顶杆与所述动模型芯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高窄边前壳斜顶强度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斜顶机构、顶针板、动模板、动模型芯和顶出块,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斜顶机构穿出的避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和竖直斜顶顶杆,所述斜顶杆的上部呈L形,该部分中位置较高的顶面与制件贴合,位置较低的顶面与所述顶出块的底面贴合;所述斜顶顶杆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于江涛李景顾业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佳友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