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属于矿用领域。技术背景现在国内外斜巷轨道钢丝绳牵引平板车运输系统所采用的碰头多为马鞍型、无腹结构,前端开口后,强度很低,极易断裂,小直径钢丝绳钩头牵引时,前端开口较小,还可以基本满足强度要求。随着提升绞车钢丝绳的增粗,钩头绳套尺寸增大。碰头前端开口必须随之加长加宽,使碰头开口处强度较小,更易断裂,远远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上面为圆弧面其它面为平面的块体,本体两侧均设有贯穿前后面的开口,在本体的下部对称开有用于装弹簧的盲孔,两个盲孔之间开有一贯穿本体上弧面和下平面的钩头孔,钩头孔两侧形成腹板,两侧腹板的对称中心上设有一垂直贯穿钩头孔的销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为长方形开口。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处于同一侧的开口与盲孔之间最短距离为10~15mm。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钩头孔为长方形的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腹板的厚度为15~2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强度高,缓冲性好,寿命长,安装方便,为开发大吨位平板车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本体,2、开口,3、盲孔,4、钩头孔,5、腹板,6、销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1是上面为圆弧面其它面为平面的块体,上面的圆弧起缓冲作用,本体1两侧均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是上面为圆弧面其它面为平面的块体,本体(1)两侧均设有贯穿前后面的开口(2),在本体(1)的下部对称开有用于装弹簧的盲孔(3),两个盲孔(3)之间开有一贯穿本体(1)上弧面和下平面的钩头孔(4),钩头孔(4)两侧形成腹板(5),两侧腹板(5)的对称中心上设有一垂直贯穿钩头孔(4)的销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车有腹开口碰头,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是上面为圆弧面其它面为平面的块体,本体(1)两侧均设有贯穿前后面的开口(2),在本体(1)的下部对称开有用于装弹簧的盲孔(3),两个盲孔(3)之间开有一贯穿本体(1)上弧面和下平面的钩头孔(4),钩头孔(4)两侧形成腹板(5),两侧腹板(5)的对称中心上设有一垂直贯穿钩头孔(4)的销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登辉,郁宝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