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96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模具部分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模具部分包括产品阴模及阴模支架,产品阴模和阴模支架通过玻璃钢糊制为一个整体,电动机位于主体框架的底部,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产品阴模,所述产品阴模是近似圆形或圆柱形的腔体,本设备还包括搅拌器,搅拌器底部连接有混合液注入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整体式设计,无需玻纤的裁剪尺寸测量、铺设、树脂的涂刷、表面处理等,简化操作步骤、使产品快速一次成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玻璃钢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外形尺寸较小且近似圆形或者圆柱形的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钢行业中很多产品外形尺寸较小,且外形类似圆形或者圆柱形,例如民用防护罩和军用雷达罩等。目前生产的工艺以手糊工艺和真空工艺为主,因其外形尺寸小、操作空间狭小,导致在制作时,操作工艺困难、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尤其适合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外形尺寸较小且近似圆形或者圆柱形的玻璃钢制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模具部分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模具部分包括产品阴模及阴模支架,产品阴模和阴模支架通过玻璃钢糊制为一个整体,电动机位于主体框架的底部,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产品阴模,所述产品阴模是近似圆形或圆柱形的腔体。本设备还包括搅拌器,搅拌器固定于搅拌器支架中,搅拌器底部连接有混合液注入管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整体式设计,无需玻纤的裁剪尺寸测量、织物的铺设、树脂的涂刷、表面预处理等人工操作,简化操作步骤、使产品快速一次成型,无需二次打磨、制作,避免粉尘污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产品阴模 2、阴模支架 3、电动机4、皮带5、搅拌器 6、搅拌器支架7、混合液注入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模具部分和电动机3,其特征在于:模具部分包括产品阴模I及阴模支架2,产品阴模I和阴模支架2通过玻璃钢糊制为一个整体,电动机3位于主体框架的底部,电动机通过皮带4带动产品阴模1,所述产品阴模I是近似圆形或圆柱形的腔体。还包括搅拌器5,搅拌器5固定于搅拌器支架6中,搅拌器5底部连接有混合液注入管路7。所述产品阴模I是用模具胶衣、模具树脂、玻纤制作而成。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成型设备进行玻璃钢制品生产,包括以下6个步骤:步骤1、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产品阴模I低速旋转;步骤2、将树脂、固化剂、玻璃纤维的原料放入搅拌器5充分搅拌成混合液;步骤3、将适量的原料混合液通过混合液注入管路7注入到产品阴模中I ;步骤4、调整电动机3旋转速度,使模具部分高速旋转;步骤5、待原料混合液充分均匀的涂敷在产品阴模I内表面;步骤6、待原料混合液固化并脱模。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模具部分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模具部分包括产品阴模及阴模支架,产品阴模和阴模支架通过玻璃钢糊制为一个整体,电动机位于主体框架的底部,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产品阴模,所述产品阴模是近似圆形或圆柱形的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模具部分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模具部分包括产品阴模及阴模支架,产品阴模和阴模支架通过玻璃钢糊制为一个整体,电动机位于主体框架的底部,电动机通过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秀春李旺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康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