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239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包括支承杆、基体、弹簧及调节螺钉,所述支承杆滑动配合在所述基体内并从所述基体的上端伸出,所述基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支承杆之间装配有所述弹簧,所述支承杆的顶部固定有突出所述支承杆顶面的万向滚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与零件接触的平面改为点接触的万向滚珠,减小了零件的摩擦阻力,使零件在定位动作时更容易移动,从而使零件的定位准确并能有效保护零件的基准孔使其不受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大型零件(如六缸柴油机缸体)的夹具中,为了降低零件自重对定位元器件的影响,以及有效保护零件的基准孔使其不受损伤(比如零件压痕),常采用减重装置。现有的减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承块1、支承杆2、基体3、弹簧4及调节螺钉5,支承杆2滑动配合在基体3的上部,基体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与支承杆2之间装配有弹簧4,支承杆2在弹簧4的作用下从基体3的上方伸出,支承块I固定在支承杆2的顶部。这种减重装置对零件的定位基准要求较高,定位时零件基本上不移动,很难适应零件定位基准孔变化较大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该装置可保证零件定位准确并能有效保护零件的基准孔。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包括支承杆、基体、弹簧及调节螺钉,所述支承杆滑动配合在所述基体内并从所述基体的上端伸出,所述基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支承杆之间装配有所述弹簧,所述支承杆的顶部固定有突出所述支承杆顶面的万向滚珠。所述支承杆的顶部加工有凹槽,所述万向滚珠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将与零件接触的平面改为点接触的万向滚珠,减小了零件的摩擦阻力,使零件在定位动作时更容易移动,从而使零件的定位准确并能有效保护零件的基准孔使其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减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 图2中,包括支承块1、支承杆2、基体3、弹簧4、调节螺钉5、万向滚珠6等。如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包括支承杆2、基体3、弹簧4及调节螺钉5,支承杆2滑动配合在基体3内并从基体3的上端伸出,基体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与支承杆2之间装配有弹簧4,通过调节调节螺钉5来调整支承杆2的弹力大小。支承杆2的顶部固定有突出支承杆2顶面的万向滚珠6。在支承杆2的顶部加工有凹槽,万向滚珠6安装在凹槽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是一种通过弹簧4的弹力来进行减重的装置,零件放在万向滚珠6上时与其接触为点接触,且为滚动摩擦,定位动作时产生的力F很容易使零件在万向滚珠6上滚动并且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本技术将与零件接触的平面改为点接触的万向滚珠6,减小了零件的摩擦阻力,使零件在定位动作时更容易移动,从而使零件的定位准确并能有效保护零件的基准孔使其不受损伤。本技术能适应零件定位基准孔有较大变化并且对零件与其接触的表面(如毛坯面)要求不高的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包括支承杆(2)、基体(3)、弹簧(4)及调节螺钉(5),所述支承杆(2)滑动配合在所述基体(3)内并从所述基体(3)的上端伸出,所述基体(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5),所述调节螺钉(5)与所述支承杆(2)之间装配有所述弹簧(4),其特征是:所述支承杆(2)的顶部固定有突出所述支承杆(2)顶面的万向滚珠(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面接触式减重装置,包括支承杆(2)、基体(3)、弹簧(4)及调节螺钉(5),所述支承杆(2 )滑动配合在所述基体(3 )内并从所述基体(3 )的上端伸出,所述基体(3 )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5 ),所述调节螺钉(5 )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