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37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3)以及后固定架(2),所述前固定架(3)向后设置有顶针(5),所述后固定架(2)向前设置有卡盘(4),所述底座(1)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6)以及开式中心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中心架(7)包括底板(71),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左右布置的下支撑座(72),所述下支撑座(72)斜向内设置有上支撑座(73),所述上支撑座(7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滚轮卡口(74),左右相对应的一组滚轮卡口(74)内设置有滚轮(7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根据不同的舵杆不需要更换不同的开式中心架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大型船舶上的舵杆用于连接舵叶和舵机或舵柄,传递转舵扭矩的转动杆件,具有较高重要性,因此对于舵杆的精加工尤为重要。传统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以及后固定架,前固定架向后设置有顶针,后固定架向前设置有卡盘,待加工的舵杆固定于卡盘与顶针之间,为了保证舵杆中部不出现弯曲,在底座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以及开式中心架。可是传统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对于加工不同粗细的舵杆时开式中心架难以满足不同粗细直径,根据不同的舵杆需要更换不同的开式中心架,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根据不同的舵杆不需要更换不同的开式中心架,能够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以及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向后设置有顶针,所述后固定架向前设置有卡盘,所述底座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以及开式中心架,所述开式中心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左右布置的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斜向内设置有上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滚轮卡口,左右相对应的一组滚轮卡口内设置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调节下支撑座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滚轮在滚轮卡口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具有根据不同的舵杆不需要更换不同的开式中心架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的开式中心架侧视图。其中:底座I后固定架2前固定架3卡盘4顶针5闭式中心架6开式中心架7、底板71、下支撑座72、上支撑座73、滚轮卡口 74、滚轮75舵杆8。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3以及后固定架2,所述前固定架3向后设置有顶针5,所述后固定架2向前设置有卡盘4,待加工的舵杆8固定于卡盘4与顶针2之间,所述底座I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6,待加工的舵杆8穿过闭式中心架6,所述底座I上还设置有开式中心架7,所述开式中心架7设置于卡盘4与闭式中心架6之间,待加工的舵杆8架设于开式中心架7上,所述开式中心架7包括底板71,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左右布置的下支撑座72,所述下支撑座72斜向内设置有上支撑座73,所述上支撑座7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滚轮卡口 74,左右相对应的一组滚轮卡口 74内设置有滚轮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3)以及后固定架(2),所述前固定架(3)向后设置有顶针(5),所述后固定架(2)向前设置有卡盘(4),所述底座(1)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6)以及开式中心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中心架(7)包括底板(71),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左右布置的下支撑座(72),所述下支撑座(72)斜向内设置有上支撑座(73),所述上支撑座(7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滚轮卡口(74),左右相对应的一组滚轮卡口(74)内设置有滚轮(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粗细舵杆的舵杆精加工车床,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两端分别布置前固定架(3)以及后固定架(2),所述前固定架(3)向后设置有顶针(5),所述后固定架(2)向前设置有卡盘(4),所述底座(I)的中间设置有闭式中心架(6)以及开式中心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德杜成忠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