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切管机,用于逐段切割钢管,该切割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夹料装置和切割装置,其中,夹料装置夹持钢管,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该切割台上设有内刀和外刀,所述切割台上固定有定位轴、枢接有旋转盘,其中,定位轴和钢管相配,且该内刀固定于定位轴上,该外刀位于旋转盘上,同时,该旋转盘连接有动力装置。优化后,旋转盘上设有割刀推进气缸,该割刀推进气缸和外刀相配,同时,该旋转盘上设有靠山轮,该靠山轮和外刀之间通过同步装置联动;自动切管机包括有PL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保持钢管表面的美观且钢管不易变形;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切管机。
技术介绍
用于逐段切割不锈钢等钢管的切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夹料装置和切割装置。其中,夹料装置夹持钢管并能够带动钢管旋转;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该切割台上设有内刀和外刀。这样,钢管在夹料装置作用下,伸至外刀和内刀之间的合适位置,之后夹料装置带动钢管进行旋转,即可将钢管切割为较短的长度。当然,切割的过程中,内刀位于钢管内部、外刀位于钢管的外部。其缺陷在于:1、夹具带动钢管旋转时,夹具和钢管之间具有相对旋转趋势,从而夹具会磨损钢管的表面,影响到切好的钢管的表面美观。2、钢管接受切割时,一般长度较长(5m左右),易于变形。3、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切管机,它具有能够保持钢管表面美观且钢管不易变形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操作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切管机,用于逐段切割钢管,该切割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夹料装置和切割装置,其中,夹料装置夹持钢管,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该切割台上设有内刀和外刀,所述切割台上固定有定位轴、枢接有旋转盘,其中,定位轴和钢管相配,且该内刀固定于定位轴上,该外刀位于旋转盘上,同时,该旋转盘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割刀推进气缸,该割刀推进气缸和外刀相配,同时,该旋转盘上设有靠山轮,该靠山轮和外刀之间通过同步装置联动。所述靠山轮和外刀之间的同步装置包括靠山轮和外刀分别连接有I个同步摇杆,该2个同步摇杆通过同步连杆均连接至I个同步旋转套,该同步旋转套同轴枢接在旋转盘上。所述切割台上设有卸料气缸,该卸料气缸和定位轴相配。所述旋转盘通过涡轮减速箱连接至动力装置。所述夹料装置包括夹料台,该夹料台上设有至少2个送料轮,钢管夹在送料轮之间,且送料轮连接有步进机构。所述夹料台连接有推出气缸。所述夹料台连接有夹具旋转装置。所述夹具旋转装置包括有齿轮,该齿轮通过齿条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自动切管机包括有PLC。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能够保持钢管表面的美观且钢管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切管机在使用时,采用外刀在钢管的表面进行旋转的方式对钢管进行切割,避免了钢管的旋转,消除了夹具和钢管之间产生相对旋转的趋势,从而减小了钢管表面的磨损。同时,由于钢管无需旋转,且接受切割时套在定位轴上,从而不易发生变形。2、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切管机在使用时,待切割的钢管能够逐段自行向前推进;当待切割的钢管较短时,夹料台能够180°旋转,对待切割钢管的另一端进行切割,便于钢管的充分切割;切割完成的钢管能够被自行推出。这些措施,均降低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极为方便。同时,本自动切管机的各个动作步骤的完成均通过气缸等部件驱动,且气缸等部件连接至PLC,进而通过为PLC设定程序,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盘及位于其上的部分部件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自动切管机,用于将较长长度的钢管100逐段进行切割成为较短的钢管100。该切割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用于夹持待切割的钢管100的夹料装置20以及用于切割钢管100的切割装置30。其中,切割装置30包括切割台31,该切割台31上设有内刀351和外刀34。具体的,切割台31上固定有定位轴35、枢接有旋转盘33。S卩,定位轴35保持不动,而旋转盘33连接有动力装置,从而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能够旋转。该定位轴35和钢管100相配。即,待切割的钢管100在夹料装置20的带动下能够套在定位轴35上。此时,该内刀351固定于定位轴35上,该外刀34位于旋转盘33上。这样,夹料装置20将待切割的钢管100向前推进且钢管100套在定位轴35上,使内刀351位于钢管100的内部、外刀34位于钢管100的外部。接着,旋转盘33旋转,外刀34随之在钢管100外表面上进行旋转,即可对钢管100进行切割。当然,外刀34连接有能够压紧钢管100的外表面的装置。采取这样的措施之后,避免了待切割的钢管100和夹具之间具有相对旋转的趋势,且钢管100套在定位轴35上接受切割,从而降低了钢管100表面受到损伤和钢管100发生变形的几率。优化的:旋转盘33上设有割刀推进气缸32,该割刀推进气缸32和外刀34相配。S卩,割刀推进气缸32能够带动外刀34位移:当外刀34对钢管100进行切割时,外刀34向旋转盘33的心部位移而压紧钢管100的外表面;当钢管100进料至外刀34和内刀351之间以及切割完成后,外刀34向旋转盘33的外缘位移,便于钢管100的进料和切割完成的钢管100的掉落。同时,旋转盘33上设有靠山轮36,该靠山轮36和外刀34通过同步装置联动。S卩,靠山轮36可以位于旋转盘33上和外刀34相对的一侧,从而能够避免钢管100的偏心。所用靠山轮36和外刀34之间的同步装置可以是常见的同步装置,其作用在于使靠山轮36和外刀34能够同时产生位移。优化的,该同步装置包括靠山轮36和外刀34分别连接有I个同步摇杆321,该2个同步摇杆321通过同步连杆322均连接至I个同步旋转套323,该同步旋转套323同轴枢接在旋转盘33上。即,只要靠山轮36和外刀34中的一个发生位移,则其连接的同步摇杆321即会发生位移,进而其连接的同步连杆322带动同步旋转套323发生旋转,致使和该同步旋转套323连接的另一个同步连杆322动作,最终通过另一个同步摇杆321带动靠山轮36和外刀34中的另一个发生同步位移。显然,这样的同步装置动作较为可靠。需要说明的是,割刀推进气缸32所连接的气管可以采取通过旋转盘33中间的通孔等方式,来避免气管发生缠绕。切割台31上设有卸料气缸40,该卸料气缸40和定位轴35相配。S卩,卸料气缸40和定位轴35平行且其伸缩端贴近定位轴35,从而切割完成的钢管100套在定位轴35上,卸料气缸40启动后,将切割完成的钢管100从定位轴35上推出而落下,从而便于取料。旋转盘33通过涡轮减速箱311连接至动力装置。这样,能够保持外刀34具有合适且较为稳定的角速度。进一步:夹料装置20包括夹料台211。该夹料台211上设有至少2个送料轮212,钢管100夹在送料轮212之间,且送料轮212连接有步进机构。当然,送料轮212的外缘上可以设有“V”形或“U”形槽。这样,送料轮212将待切割的钢管100夹紧,且在步进机构的作用下,每切割完成一段,则送料轮212旋转一定的角度,将待切割的钢管100逐段送至外刀34和内刀351之间。显然,这样的装置提高了送料的自动化程度。夹料台211连接有推出气缸22。即,推出气缸22能够带动夹料台211前后滑动。这样,每切割完成一段后,推出气缸22带动夹料台211向远离切割装置30的方向位移,从而便于切割完成的钢管100从定位轴35上脱落。显然,此时的夹料台211下部设有滑动装置。夹料台211连接有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切管机,用于逐段切割钢管(100),该切割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夹料装置(20)和切割装置(30),其中,夹料装置(20)夹持钢管(100),切割装置(30)包括切割台(31),该切割台(31)上设有内刀(351)和外刀(3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31)上固定有定位轴(35)、枢接有旋转盘(33),其中,定位轴(35)和钢管(100)相配,且该内刀(351)固定于定位轴(35)上,该外刀(34)位于旋转盘(33)上,同时,该旋转盘(33)连接有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切管机,用于逐段切割钢管(100),该切割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夹料装置(20)和切割装置(30),其中,夹料装置(20)夹持钢管(100),切割装置(30)包括切割台(31),该切割台(31)上设有内刀(351)和外刀(3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31)上固定有定位轴(35)、枢接有旋转盘(33),其中,定位轴(35)和钢管(100)相配,且该内刀(351)固定于定位轴(35 )上,该外刀(34)位于旋转盘(33 )上,同时,该旋转盘(33 )连接有动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割刀推进气缸(32),该割刀推进气缸(32)和外刀(34)相配,同时,该旋转盘(33)上设有靠山轮(36),该靠山轮(36)和外刀(34)之间通过同步装置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山轮(36)和外刀(34)之间的同步装置包括靠山轮(36)和外刀(34)分别连接有I个同步摇杆(321),该2个同步摇杆(321)通过同步连杆(322)均连接至I个同步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
申请(专利权)人:黄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