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框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86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支架(1)以及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压头(3),所述下支架(2)的顶部向上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支撑座(4),所述两个支撑座(4)之间设置有横向的中间挡板(5),所述中间挡板(5)的高度低于支撑座(4)的高度,所述压头(3)为于中间挡板(5)的正上方,所述压头(3)以及支撑座(4)均为纵向布置的圆柱体,所述压头(3)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将待成型的钢板置于压头与底座之间,通过压头与支撑座之间的压合即可弯曲成型,具有生产效率较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框在大型船舶上需要大量使用,因此电缆框的生产效率在船厂的生产能力上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传统的电缆框需要进行手工弯折成型,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现在高效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效的电缆框成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支架以及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压头,所述下支架的顶部向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支撑座,所述两个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横向的中间挡板,所述两个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有横向的边挡板,所述边挡板的高度与支撑座的高度相同,所述中间挡板的高度低于支撑座的高度,所述压头为于中间挡板的正上方,所述压头以及支撑座均为纵向布置的圆柱体,所述压头的直径大于支撑座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只需将待成型的钢板置于压头与底座之间,通过压头与支撑座之间的压合即可弯曲成型,具有生产效率较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框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支架I下支架2压头3支撑座4中间挡板5边挡板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支架I以及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I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压头3,所述下支架2的顶部向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支撑座4,所述两个支撑座4之间设置有横向的中间挡板5,所述两个支撑座4的外侧设置有横向的边挡板6,所述边挡板6的高度与支撑座4的高度相同,所述中间挡板5的高度低于支撑座4的高度,所述压头3为于中间挡板5的正上方,所述压头3以及支撑座4均为纵向布置的圆柱体,所述压头3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支架(1)以及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压头(3),所述下支架(2)的顶部向上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支撑座(4),所述两个支撑座(4)之间设置有横向的中间挡板(5),所述中间挡板(5)的高度低于支撑座(4)的高度,所述压头(3)为于中间挡板(5)的正上方,所述压头(3)以及支撑座(4)均为纵向布置的圆柱体,所述压头(3)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框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支架(I)以及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I)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压头(3),所述下支架(2)的顶部向上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支撑座(4),所述两个支撑座(4)之间设置有横向的中间挡板(5),所述中间挡板(5)的高度低于支撑座(4)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金文刚盛立文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