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8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8
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包括进水管、若干组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旋转内套、旋转轴、滚子链、轴承、轴承座、链轮一、链轮二、轴套、虹吸管组成;每一组集管包括至少两根集管,集管上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虹吸管和进水管,每一组集管还包括有旋转内套,旋转轴、电机、滚子链、轴承、轴承座、链轮一、链轮二;旋转内套设在集管两端部;旋转轴分别固定在旋转内套中,其一端周向焊接在旋转内套上,另一端与链轮一连接;电机分别通过链轮驱动各旋转内套;进水管设置在集管的中部;其优点是:带钢的板形、温度和性能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好;即使带钢出现跑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调节某一侧遮挡量,灵活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热轧生产线的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钢铁企业的热轧生产线普遍采用层流冷却设备,主要是用来细化带钢组织、提高带钢性能和简化工艺流程等。现有的层流冷却设备一般由若干组冷却集管构成,分为强冷段、主冷段和精冷段,层流冷却过程中,根据带钢的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通过冷却模型计算确定打开冷却集管的数量进行快速冷却。但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存在对带钢的性能和板形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带钢在宽度方向上由于冷却不均匀导致的性能和板形不均匀;使得带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出现C翘等。目前还没有精确地控制带钢板形质量的层流冷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温度及性能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的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包括进水管、若干组集管;其特征在于:每一组集管安装有相互连接的进水管、集管、旋转内套、旋转轴、电机、滚子链、轴承、轴承座、链轮一、链轮二、轴套、虹吸管海一组集管至少有两根集管,集管上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虹吸管和进水管,虹吸管设置在集管的顶部,分别交叉排列并沿集管的两侧向下延伸;可绕集管的中心轴线在集管中周向旋转的旋转内套分别沿每一组集管的中心轴线设置在集管的两个端部;旋转轴分别固定在旋转内套中,旋转轴的一端周向焊接在旋转内套上,旋转轴的另一端与链轮一连接;每一组集管两侧各设置一台电机和I个链传动副滚子链;电机输出端连接链轮二,链轮二通过滚子链连接链轮一;进水管与若干组集管在集管中部用法兰连通,起到密封和支撑作用的轴套设置在集管和旋转内套之间,安装在轴承座上的轴承套装在旋转轴上;其特征还在于:旋转内套在轴向展开呈台阶状;旋转轴在集管内一端焊接在挡板的中心,挡板周向焊接在旋转内套上;起密封作用并能使旋转内套轻松旋转的轴套的材料为聚氨酯;电机采用伺服步进电机;电机分别设置有各自的变频器和编码器,并采用PLC控制。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带钢通道宽度的层流,实现层流冷却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应变化;即使带钢出现跑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调节某一侧遮挡量;并能减少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温度及性能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右侧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内套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的三维外形图附图说明:1.集管;2.旋转内套;3.旋转轴;4.进水管;5.电机;6.滚子链;7.轴承;8.轴承座;9.链轮一 ;10.链轮二 ;11.轴套;12.虹吸管;1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f图7所示的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四根集管I与进水管4用法兰连接,集管I上分布有若干虹吸管12 ;每一组集管包括集管1、旋转内套2、旋转轴3、进水管4、电机5、滚子链6、轴承7、轴承座8、链轮一 9、链轮二 10、轴套11以及若干虹吸管12、挡板13。虹吸管12均布于集管I的顶部,分别交叉排列、沿集管I的两侧向下延伸。进水管4与集管I底端的中部连通。旋转内套2沿集管I的中心轴线设置在集管I的两端部,绕集管I的中心轴线旋转。旋转轴3的一端通过挡板13周向焊接固定在旋转内套2上,确保旋转轴3的中心与旋转内套2的中心重合,旋转轴3的另一端设置有链轮一 9。轴套11采用聚氨酯材料,设置在集管I和旋转内套2之间,起到密封和支撑的作用。轴承7和轴承座8与旋转轴3配合连接。电机5采用伺服步进电机,使之能够准确控制和反馈旋转内套2的旋转角度。链轮二 10设置在电机5的输出端,链轮一 9和链轮二 10通过滚子链6连接传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初始状态下,开口阶梯形的旋转内套2遮挡了集管I两端的部分通孔,当系统接收到边部遮挡工艺要求时,按照系统模型计算的遮挡量来调节电机5的旋转角度,旋转内套2旋转一定角度就可以打开或关闭若干组虹吸管,以此实现控制冷却水宽度的目的。本技术所述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的控制系统,是通过电机控制旋转内套的旋转角度来打开或关闭虹吸管的数量,而且可以根据带钢在层流冷却辊道上的跑偏情况,单独调节一侧的电机,自动建立带钢通道宽度方向的层流,避免层流冷却宽度调节装置在带钢跑偏时不能够适应的弊端。本技术与层流冷却控制模型还可以和PLC相结合,层流冷却控制模型根据不同钢种的冷却工艺计算带钢的边部遮挡量,把数据传输给PLC,PLC经计算后,通过变频器、编码器,驱动电机转动,经链轮和滚子链传动,带动旋转内套旋转,实现集管装置边部虹吸管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层流冷却的宽度控制。每一组集管装置左右各有一台电机分别驱动相应旋转内套旋转,左右电机分别由各自的变频器和编码器控制,可实现单边调节。综上可知,本技术能够根据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建立对应于带钢通道宽度的层流,实现层流冷却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应变化,从而调节冷却水在通道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减少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温度和性能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即使带钢出现跑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调节某一侧遮挡量,灵活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包括进水管(4)、若干组集管(1);其特征在于:每一组集管(1)安装有相互连接的进水管(4)、集管(1)旋转内套(2)、旋转轴(3)、电机(5)、滚子链(6)、轴承(7)、轴承座(8)、链轮一(9)、链轮二(10)、轴套(11)、虹吸管(12);每一组集管(1)至少有两根集管,集管上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虹吸管(12)和进水管(4),虹吸管(12)设置在集管(1)的顶部,分别交叉排列并沿集管(1)的两侧向下延伸;可绕集管的中心轴线在集管中周向旋转的旋转内套(2)分别沿每一组集管(1)的中心轴线设置在集管的两个端部;旋转轴(3)分别固定在旋转内套(2)中,旋转轴(3)的一端周向焊接在旋转内套(2)上,旋转轴(3)的另一端与链轮一(9)连接;每一组集管(1)两侧各设置一台电机(5)和1个链传动副滚子链(6);电机(5)输出端连接链轮二(10),链轮二(10)通过滚子链(6)连接链轮一(9);进水管(4)与若干组集管(1)在集管中部用法兰连通,起到密封和支撑作用的轴套(11)设置在集管(1)和旋转内套(2)之间,安装在轴承座(8)上的轴承(7)套装在旋转轴(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包括进水管(4)、若干组集管(I);其特征在于:每一组集管(I)安装有相互连接的进水管(4)、集管(I)旋转内套(2)、旋转轴(3)、电机(5)、滚子链(6)、轴承(7)、轴承座(8)、链轮一(9)、链轮二(10)、轴套(11)、虹吸管(12);每一组集管(I)至少有两根集管,集管上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虹吸管(12)和进水管(4),虹吸管(12)设置在集管(I)的顶部,分别交叉排列并沿集管(I)的两侧向下延伸;可绕集管的中心轴线在集管中周向旋转的旋转内套(2)分别沿每一组集管(I)的中心轴线设置在集管的两个端部;旋转轴(3)分别固定在旋转内套(2)中,旋转轴(3)的一端周向焊接在旋转内套(2)上,旋转轴(3 )的另一端与链轮一(9 )连接;每一组集管(I)两侧各设置一台电机(5 )和I个链传动副滚子链(6 );电机(5 )输出端连接链轮二( 10 ),链轮二(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湖福李军葛国军朱晋英蒋波汪文俊朱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