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3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2
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它涉及一种CO2吸附捕获系统。该系统解决现有烟道气的高温和CO2的低浓度问题。高温烟气管通过换热器与常温烟气管的一端连通,常温烟气管分别与第三阀和阀三连通,第三阀与第一塔的烟气入口连通,阀三与第二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缓冲的出气口的第七阀门的进口端连通,第七阀门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二和第二阀连通,阀二与第二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第二阀与第一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缓冲罐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九阀门的进气口连通,第九阀门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九阀和阀九连通,第九阀与第三塔的进气口连通,阀九与第四塔的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吸附捕获CO2。(*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CO2吸附捕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的消耗剧增,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过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严重的世界问题。火电厂是CO2的集中排放源,其CO2排放量约占人类活动CO2总排放量的30 %,因此,为了实现CO2的减排,开发了多项对现有电厂采取的CO2分离、回收措施,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经济性强、易于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分离回收CO2的技术,其中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方法。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最大的障碍就是费用昂贵,占到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总费用的75%。因此,研究开发出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的C02捕获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技术是利用气体组分在固体材料上吸附特性的差异以及吸附量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周期性的压力变换过程来实现气体的分离或提纯。目前吸附捕获烟气中CO2的研究成果,普遍存在能耗高,回收效率低,在国内外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当今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提高吸附剂对低压下烟气中CO2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加快吸附系统处理速率,改变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温烟气管(1)、换热器(2)、常温烟气管(3)、第一塔(4)、第二塔(5)、第一出水管(6)、缓冲罐(7)、冷水管(8)、第三塔(9)、第四塔(10)、常温水管(11)、高温水管(12)、第一真空泵(13)、第二出水管(14)、第二真空泵(15)、集气罐(16)、第一阀(A1)、第二阀(A2)、第三阀(A3)、第四阀(A4)、第五阀(A5)、第六阀(A6)、第七阀(A7)、第八阀(A8)、第九阀(A9)、第十阀(A10)、第十一阀(A11)、第十二阀(A12)、第十三阀(A13)、第十四阀(A14)、阀一(B1)、阀二(B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温烟气管(I)、换热器(2)、常温烟气管(3)、第一塔(4)、第二塔(5)、第一出水管¢)、缓冲罐(7)、冷水管(8)、第三塔(9)、第四塔(10)、常温水管(11)、高温水管(12)、第一真空泵(13)、第二出水管(14)、第二真空泵(15)、集气罐(16)、第一阀(Al)、第二阀(A2)、第三阀(A3)、第四阀(A4)、第五阀(A5)、第六阀(A6)、第七阀(A7)、第八阀(AS)、第九阀(A9)、第十阀(AlO)、第^ 阀(All)、第十二阀(A12)、第十三阀(A13)、第十四阀(A14)、阀一(BI)、阀二 (B2)、阀三(B3)、阀四(B4)、阀五(B5)、阀六(B6)、阀七(B7)、阀八(B8)、阀九(B9)、阀十(BlO)、阀4^一 (B11)、阀十二 (B12)、阀十三(B13)、阀十四(B14)、第一阀门(VI)、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第五阀门(V5)、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九阀门(V9)、第十阀门(VlO)、第i^一阀门(VII)、第十二阀门(V12)和第十四阀门(V14),第三阀门(V3)和第一真空泵(13)串联后与第四阀门(V4)并联组成阀组, 高温烟气管(I)通过换热器(2)与常温烟气管(3)的一端连通,常温烟气管(3)分别与第三阀(A3)和阀三(B3)连通,第三阀(A3)与第一塔(4)的烟气入口连通,阀三(B3)与第二塔(5)的烟气入口连通; 第一塔(4)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管(4-1)和第一排CO2管(4-2),第一排气管(4-1)上设有第五阀(A5),第一塔(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Al)与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管(6)上设有第二阀门(V2),第一排0)2管(4-2)上设有第四阀(A4),第四阀(A4)的出口端与阀组的进口端连通; 第二塔(5)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二排气管(5-1)和第二排CO2管(5-2),第二排气管(5-1)上设有阀五(B5),第二塔(5)的出水口通过阀一(BI)与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第二排CO2管(5-2)上设有阀四(B4),阀四(B4)的出口端与阀组的进口端连通,阀组的出口端通过第十阀门(VlO)与缓冲罐(7)的第一进气口连通; 缓冲罐(7)的出气口的第七阀`门(V7)的进口端连通,第七阀门(V7)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二(B2)和第二阀(A2)连通,阀二(B2)与第二塔(5)的烟气入口连通,第二阀(A2)与第一塔(4)的烟气入口连通; 冷水管⑶分别与第七阀(A7)、阀七(B7)、第十四阀(A14)和阀十四(B14)连通,第七阀(A7)与第一塔⑷的进水口连通,阀七(B7)与第二塔(5)的进水口连通,第十四阀(A14)与第三塔(9)的进水口连通,阀十四(B14)与第四塔(10)的进水口连通; 常温水管(11)通过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丽荣谭羽非李宝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