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允贻专利>正文

一种自攻螺钉搓丝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9105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自攻螺钉搓丝板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革现有技术中采用铣削加工搓丝板螺纹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滚压加工方法,即是将搓丝板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在动静块间置一根载有所需螺纹高精度、高硬度的滚针,动静块间施加压力滚压成形,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搓丝板应用于自攻螺钉批量生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形成搓丝板表面精度高、螺纹的齿形、螺距、精度高,因此可提高生产率和自攻螺丝的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特别公开,应用于自攻螺钉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搓丝板制造工艺流程方框图;图2为滚压加工的示意图;图3为自攻螺钉搓丝板结构正视图;图4为自攻螺钉搓丝板结构俯视图;图5为自攻螺钉搓丝板结构侧视图;图2中,1-动块,2-滚针,3-静块, 根据附图2、3、5,采用导入角α1.8°、退出角β1.8°、收口角γ10°的M6X25自攻螺钉的滚针2为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首先将静块3、动块1锻坯按导入角α、退出角β、收口角γ及外形的要求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完成,再将滚针2按坯料→粗加工→热处理HRC60-63工艺步骤制成具有高硬度的滚针2坯件,此后,用高精确度的螺纹磨床磨制M6X25规格的滚针2作为心棒,然后,见附图2,将动块1、静块3、滚针2按图示放置于液压机的工作台上,液压机工作,液压机通过动块1施压30kg压力与滚针2和静块3,在受压的情况下,动块1移动,带动滚针2在动块1和静块3之间反复滚搓,动块1和静块3在高硬度、高精度的滚针2作用下,被滚压成螺纹,面上的螺纹滚压成形的动块1、静块3经热处理达HRC59-63,热处理后的动块1、静块3经抛光处理后检验入库作为自攻螺钉搓丝板,动块长度是静块长度的1.2倍,因为由于高精度螺纹磨床磨制,高硬度的M6X25滚针精确度高,由此利用滚针2滚压成形的搓丝板具有高精度,用来制造自攻螺钉的质量可提高数倍,且滚针2用后经检测合格后仍可重复使用。权利要求1.,包括锻坯、精加工、工作面螺纹制造、热处理、抛光、成品验收,螺钉搓丝板分为动块和静块,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动块长于静块,动块、静块上、下复合时工作面的螺纹螺旋角相同,方向相反,其导入角α1.5°~2.5°、退出角β1°~3°、收口角γ5°~15°选取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块工作面上螺纹是采用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动静块间置一根载有所需螺纹、高精度、高硬度的滚针,动静块间施加压力滚压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成形动、静块间施加压力在5kg~600kg选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针经过坯料、粗精加工、热处理、精磨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滚压搓丝后热处理使搓丝板硬度达到HRC59-6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搓丝板动块长度是静块长度的1.1~1.3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革现有技术中采用铣削加工搓丝板螺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滚压加工方法,即是将搓丝板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在动静块间置一根载有所需螺纹高精度、高硬度的滚针,动静块间施加压力滚压成形,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槎丝板应用于自攻螺钉批量生产,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形成搓丝板表面精度高、螺纹的齿形、螺距、精度高,因此可提高生产率和自攻螺丝的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1D53/24GK1397398SQ0112622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允贻, 杨俊华 申请人:李允贻, 杨俊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攻螺钉搓丝板制造方法,包括锻坯、精加工、工作面螺纹制造、热处理、抛光、成品验收,螺钉搓丝板分为动块和静块,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动块长于静块,动块、静块上、下复合时工作面的螺纹螺旋角相同,方向相反,其导入角α:1.5°~2.5°、退出角β:1°~3°、收口角γ:5°~15°选取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块工作面上螺纹是采用动块在上、静块在下,动静块间置一根载有所需螺纹、高精度、高硬度的滚针,动静块间施加压力滚压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贻杨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允贻杨俊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