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及医用敷料复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87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皮肤创面保护、促进修复的医用敷料。该医用敷料包括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和医用聚氨酯粘贴膜;该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包括聚阴离子物质与聚阳离子物质合成的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的孔隙中布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和/或骨架材料的分子上连接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分子;所述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的pH值为5.8-6.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皮肤创面保护、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医用敷料不仅具有创面覆盖医用敷料的优点,更主要的是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的协同作用,使医用敷料材料自身结构设计优化,而不需外加生长因子或活体细胞,赋予该医用敷料材料原位诱导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皮肤创面保护、促进修复的医用敷料及其应用以及制备该医用敷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创面覆盖敷料主要包括传统敷料、天然生物敷料、合成生物敷料三大类。传统敷料如纱布、棉垫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敷料,其优点是:保护创面、有吸水性、制作简单、价格便宜,但存在无法保持创面湿润而创面愈合延迟、敷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创面异物反应影响创面愈合、创面肉芽组织易长入纱布的网眼中换药时易损伤而影响创面愈合及引起疼痛、病原体易通过渗透的敷料导致创面感染、换药工作量大且对创面愈合无促进作用等难以克服的先天缺陷;天然生物敷料有自体皮、同种异体皮、辐照猪皮、羊膜等。目前覆盖创面最理想的方法是移植自体皮,但对大面积创伤患者,自体皮源显得严重不足;同种异体皮的渗透性和粘附性与病人的皮肤相似,能有效降低抗原性,减少排斥反应,但存在价格高、来源受限、保存条件要求高等临床问题及伦理学问题;异种皮敷料虽然来源相对比较广泛,价格低廉,但存在抗原性、刺激性、病毒感染等问题,且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合成生物敷料现在主要有甲壳素(或壳聚糖)类敷料、海藻酸类敷料、丝素蛋白类敷料、细菌纤维素类敷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阴离子物质与聚阳离子物质合成的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的孔隙中布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和/或骨架材料的分子上连接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阴离子物质与聚阳离子物质合成的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的孔隙中布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和/或骨架材料的分子上连接有多肽与键合多肽和透明质酸分子。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为透明膜状或海绵膜状。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阴离子物质与聚阳离子物质合成的骨架材料为立体网状结构。4.种用于皮肤创面保护、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医用敷料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于包装袋中的可直接接触皮肤创面的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和远离皮肤创面的医用聚氨酯粘贴膜,所述皮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