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881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为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微粒;所述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的组成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并且,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由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支架膜粉碎后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材料和药物制成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支架膜,粉碎,得到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可以实现药物的精准定位并调节释放速率和周期;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给药方式多样,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载体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药物载体可以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和在体内的分布,并可以将药物输送到靶向器官中,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003]目前,较为常见的药物载体包括微球、纳米微粒和脂质体等。CN106389356A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备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的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将BSA作为致孔剂,PLGA作为载体,将紫杉醇包裹在微球内部,将水洗沉淀物离心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多孔微球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通过调控微球的尺寸及孔径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但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动物源性致孔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致孔剂难以完全去除,有残留风险,制备方法较为复杂,限制了产品的应用。
[0004]CN109010926A公开了一种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采用化学交联反应再冻干的方法制备多孔微支架,然而该方法只能用于特定材料,适用范围较窄;同时该方法制备的微支架纤维较粗,可能存在空隙不均匀的问题;此外还有交联反应中杂质去除不完全、工艺耗时较长等问题。
[0005]目前,市面上的药物载体往往存在制备方法复杂、生物相容性差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制备方法简单的同时,安全性更高,生物相容性更高好,可以为细胞的黏附、增殖、生理功能提供更好的微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具有缓控释药性和靶向性,可以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提高药物的利用率,降低毒副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应用范围很广。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为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微粒;
[0009]所述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的组成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
[0010]并且,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由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支架膜粉碎后制得。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纳米纤维通过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从而产生小尺寸效应和表面界面效应,为细胞提供了大量的接触位点,便于药物发挥相应的功效,同时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与组织修复;通过将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相互配合,一方面克
服了单纯高分子材料亲水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组织黏附能力差的缺点,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二者之间的比例来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实现长期稳定释药,避免被体内的酶降解;通过添加活性材料,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具有靶向功能,可以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提高药物利用率的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此外,微粒的形式可以采用注射的形式进行给药,避免了外科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0012]优选地,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中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5~60000nm,例如可以是0.5nm、1nm、10nm、50nm、100nm、500nm、1000nm、5000nm、10000nm、15000nm、20000nm、25000nm、30000nm、35000nm、40000nm、45000nm、50000nm、55000nm或60000nm,优选为10~1000nm。
[0013]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或生物高分子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包括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氧环己酮、三亚甲基碳酸酯、乙烯、丙烯、四氟乙烯、氨酯、乙二醇或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乙交酯或丙交酯和己内酯的组合。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单一物质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的共聚物和/或嵌段共聚物。例如,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丙交酯(PLA)、聚乙交酯(PGA)、聚己内酯(PCL)、聚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乙烯醇、聚丙交酯

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丙交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优选地,所述生物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赖氨酸、聚谷氨酸、胶原蛋白、明胶、大豆蛋白、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葡聚糖、羧甲基葡萄糖、肝素、海藻酸、硫酸软骨素、羧甲基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聚谷氨酸或胶原蛋白和丝素蛋白的组合。
[0017]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支架膜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活性材料。
[0018]优选地,所述活性材料包括功能因子和/或功能多肽。
[0019]优选地,所述功能因子包括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原、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羟基磷灰石、氯化锶或凝血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纤连蛋白或层粘连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组合。
[0020]优选地,所述功能多肽包括含

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多肽、含

缬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多肽或含

异亮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多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含

缬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多肽或含

异亮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多肽和含

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多肽的组合。
[0021]优选地,所述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镇痛药、传出神经系统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系统药、抗高血压药、血液系统药、内分泌系统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维生素类药、蛋白类药物、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疫苗类生物制品或基因治疗药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解热镇痛药或镇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为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微粒;所述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的组成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并且,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由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支架膜粉碎后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中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5~60000nm,优选为10~1000nm;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或生物高分子材料;优选地,所述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包括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氧环己酮、三亚甲基碳酸酯、乙烯、丙烯、四氟乙烯、氨酯、乙二醇或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生物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赖氨酸、聚谷氨酸、胶原蛋白、明胶、丝素蛋白、大豆蛋白、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葡聚糖、羧甲基葡萄糖、肝素、海藻酸、硫酸软骨素、羧甲基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支架膜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活性材料;优选地,所述活性材料包括功能因子和/或功能多肽;优选地,所述功能因子包括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原、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羟基磷灰石、氯化锶或凝血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功能多肽包括含

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多肽、含

缬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多肽或含

异亮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多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镇痛药、传出神经系统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系统药、抗高血压药、血液系统药、内分泌系统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维生素类药、蛋白类药物、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疫苗类生物制品或基因治疗药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蛋白类药物包括蛋白药物和/或多肽药物;优选地,所述核酸类药物包括反义核酸、小干扰RNA或mRN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疫苗类生物制品包括蛋白类疫苗、DNA疫苗或mRNA疫苗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在所述装载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莹华梁阿辉陈苗苗聂礼绵曲洪媛赵芳宋德利吴昌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