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修复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生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修复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手术和意外创伤处理过程中,动脉出血、脏器损伤(例如肝脏、脾脏等的损伤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良好的生物手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开发具有安全、有效、生物相容性好、促伤口愈合,抗感染、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极其重要。
[0003]目前使用和报道的生物材料主要包括:(1)生物胶类,例如纤维蛋白胶和人工合成胶;(2)生物海绵类,例如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壳聚糖生物海绵羧甲基纤维素生物海绵、含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生物海绵等;(3)多聚糖生物粉类,例如壳聚糖类生物粉、淀粉型多聚糖生物粉和藻类生物粉等;(4)生物纱布或生物膜类,例如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生物膜、含羧甲基纤维素的氧化纤维素生物纱布等。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生物机理及相应的优点和局限,在临床应用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修复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包括变性多糖和功效组分;所述功效组分包括聚赖氨酸和/或胶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包括变性多糖、聚赖氨酸和胶原;优选地,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变性多糖
ꢀꢀꢀꢀꢀꢀꢀꢀꢀꢀꢀꢀꢀꢀꢀꢀꢀꢀ
20~95%聚赖氨酸
ꢀꢀꢀꢀꢀꢀꢀꢀꢀꢀꢀꢀꢀꢀꢀꢀꢀꢀ
2~70%胶原
ꢀꢀꢀꢀꢀꢀꢀꢀꢀꢀꢀꢀꢀꢀꢀꢀꢀꢀꢀꢀꢀꢀ
0.3~10%;优选地,所述聚赖氨酸包括ε
‑
聚赖氨酸;优选地,所述聚赖氨酸与变性多糖的质量比为1:(0.5~1);优选地,所述聚赖氨酸与胶原的质量比为1:(0.02~0.0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多糖包括变性淀粉、糖元、纤维素、几丁质、多聚果糖、明胶、透明质酸或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变性淀粉包括醚化变性淀粉、氧化淀粉、酯化淀粉、酸变性淀粉或交联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醚化变性淀粉包括阳离子淀粉、羧甲基淀粉或羟乙基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羧甲基淀粉;优选地,所述纤维素包括氧化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氧化再生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胶原包括I型胶原、II型胶原或III型胶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胶原包括重组人源胶原;优选地,所述胶原以鱼皮、鱼胶或哺乳动物的皮骨中的任意一种为原料;优选地,所述胶原的分子量为2~300kDa,优选为200~300kDa。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00g/mol;优选地,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变性多糖
ꢀꢀꢀꢀꢀꢀꢀꢀꢀꢀꢀꢀꢀꢀꢀꢀꢀꢀ
20~75%聚赖氨酸
ꢀꢀꢀꢀꢀꢀꢀꢀꢀꢀꢀꢀꢀꢀꢀꢀꢀꢀ
20~70%胶原
ꢀꢀꢀꢀꢀꢀꢀꢀꢀꢀꢀꢀꢀꢀꢀꢀꢀꢀꢀꢀꢀꢀ
0.8~10%;优选地,所述可吸收复合多糖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利,郭梓炀,梁阿辉,郑雯,曲洪媛,赵芳,吴昌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