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福启专利>正文

自动压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48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压脉器。该自动压脉器,包括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和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受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连接传动板,传动板连接有弧形弧形推杆,弧形推杆末端设置有压脉带;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包括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环形弹性隔离带连接有若干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隔离带的作用下,避免了一人一次更换压脉带和臂垫,而且可对隔离带自动消毒,重复利用,降低采血成本,减轻了采血人员劳动强度,可实现静脉压脉自动化,提高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质量,避免交叉感染,安全可靠,不会对人身造成任何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压脉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人体静脉采血、输液普遍使用人工扎紧压脉带方式,既增加了采血人员的劳动强度,压脉带、臂垫不经过消毒又重复使用,容易造成被采血者交叉感染。为了响应国家卫生部要求,避免采血交叉感染问题,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一种一次性人工压脉带和臂垫,看似可避免交叉感染,但是三甲及以上医院每天都有600人次左右的采血量,可见采血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采血成本之大,而且压脉带和臂垫是人为的更换,漏换、不换是常有的事,不可避免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静脉压脉自动化、提高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质量、彻底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实现静脉压脉自动化、提高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质量、可彻底避免交叉感染的自动压脉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压脉器,包括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和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控制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及循环消毒隔离部分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连接传动板,传动板连接有弧形推杆,弧形推杆末端设置有压脉带;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包括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环形弹性隔离带连接有若干从动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定位轴套,传动板上设置有位于传动轴正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方开设有上下限位槽,传动板与弧形推杆连接处开设有左右限位槽,左右限位槽上方均设置有钢性弹簧。所述环形弹性隔离带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左消毒液入口和右消毒液入口,左消毒液入口和右消毒液入口分别与消毒液出口相连接,消毒液出口连接有消毒液储存盒。所述消毒液出口处连接有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消毒液检测器,环形弹性隔离带下方设置有臂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隔离带的作用下,避免了一人一次更换压脉带和臂垫,而且可对隔离带自动消毒,重复利用,降低采血成本,减轻了采血人员劳动强度,可实现静脉压脉自动化,提高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质量,避免交叉感染,适用于粗细手臂,压力恒定,安全可靠,不会对人身造成任何伤害,符合新时代的卫生要求,适用于医院、血站等医疗机构,值得推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驱动轮,2传动轴,3定位轴套,4压力力传感器,5上下限位槽,6传动板,7左右限位槽,8弹簧,9弧形推杆,10压脉带,11消毒液存储盒,12消毒液出口,13消毒液检测器,14主动轮,15隔离带,16从动轮,17左消毒液入口,18右消毒液入口,19臂托。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和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及控制二者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包括驱动轮1,驱动轮I连接传动轴2,传动轴2连接传动板6,传动板6连接有弧形推杆9,弧形推杆9末端设置有压脉带10 ;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包括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环形弹性隔离带15连接有若干从动轮16。传动轴2上设置有定位轴套3,传动板6上设置有位于传动轴2正下方的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上方开设有上下限位槽5,传动板6与弧形推杆9连接处开设有左右限位槽7。环形弹性隔离带15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左消毒液入口 17和右消毒液入口 18,左消毒液入口 17和右消毒液入口 18分别与消毒液出口 12相连接,消毒液出口 12连接有消毒液储存盒11。消毒液出口 12处连接有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消毒液检测器13,环形弹性隔离带15下方设置有臂托19。采用本技术的自动压脉器,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由电动机带动驱动轮1,驱动轮I带动传动轴2,传动轴2带动传动板6,传动板6带动弧形推杆9,弧形推杆9带动压脉带10向下运动,对肘部上方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和头静脉等手臂浅表静脉进行压迫,阻止手臂静脉血液回流,使手臂浅表静脉充盈,便于采血。压力的大小由压力传感器4采集压力信息,送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判断处理,从而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压力的恒定。定位轴套3保证传动轴2的传动可靠性。上下限位槽5的作用是使传动轴2和压力传感器4之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左右限位槽7的作用是利用压脉带接触手臂时的向内拉力配合限制弧形推杆的活动范围,弹簧8的作用是在静止状态时使弧形推杆复位。采用弧形弧形推杆可缩短推杆的长度,使压脉带沿手臂可靠束紧。循环消毒隔离部分由电动机带动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若干个从动轮16带动环形弹性隔离带15运行,运行的过程中左消毒液入口 17和右消毒液入口 18对环形弹性隔离带15实施消毒,并启动更换已接触过手臂的隔离带,避免交叉感染。消毒液存储盒11和消毒液出口 12与左消毒液入口 17、右消毒液入口 18相连接,消毒液检测器13对消毒液实时进行检测,当消毒液用完时,消毒液检测器13立即发出声音提示,待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复位后,自动断电,整机停止工作,当灌注消毒液后,自动恢复供电。臂托19的使用,使得采血者被采血时更加舒适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压脉器,包括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和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及循环消毒隔离部分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包括驱动轮(1),驱动轮(1)连接传动轴(2),传动轴(2)连接传动板(6),传动板(6)连接有弧形推杆(9),弧形推杆(9)末端设置有压脉带(10);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包括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环形弹性隔离带(15)连接有若干从动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压脉器,包括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和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及循环消毒隔离部分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压脉带压力传动控制部分包括驱动轮(I),驱动轮(I)连接传动轴(2 ),传动轴(2 )连接传动板(6 ),传动板(6)连接有弧形推杆(9),弧形推杆(9)末端设置有压脉带(10);循环消毒隔离部分包括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环形弹性隔离带(15)连接有若干从动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脉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有定位轴套(3),传动板(6)上设置有位于传动轴(2)正下方的压力传感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启穆才刘驰
申请(专利权)人:刘福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