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引锭头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94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槽型引锭头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    a、去除引锭头槽型工作面上的疲劳裂纹,着色探伤确认疲劳裂纹彻底清除;    b、在引锭头槽型工作面的背面焊接一条以上加强筋,加强筋厚度大于25mm,宽度大于100mm,长度与槽型工作面长度相同;    c、将引锭头入炉预热3小时左右至300℃~350℃,保温2小时左右;    d、用耐热钢焊条堆焊修复引锭头槽型工作面,堆焊过程中,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将引锭头非堆焊部位包裹严实,并以引锭头槽底面为基准面,随时用槽型模板校核槽型工作面的锥度和圆弧过渡,并保证堆焊层的平整度,每堆焊一层用小锤锤击焊层,使其保持一定的压应力;    e、堆焊结束后,将引锭头立即回火处理,回火温度580℃左右,保温2小时左右,保温结束后,立即将引锭头出炉,并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包裹缓冷;    f、引锭头缓冷至室温后,去除2个加强筋钢板,用磨光机打磨引锭头槽型工作面的背面割疤至平整,打磨槽型工作面至手感光滑,用槽型模板和钢板尺随时校核,随时修磨使槽型工作面的锥度、圆弧过渡及平整度达到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连铸设备的修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二.
技术介绍
槽型引锭头是炼钢连铸机上的重要部件之一,一般用ZG35CrMo制造,其单件重量近1吨,价值数万元,槽型引锭头具有特殊设计的槽型工作面。由于槽型引锭头的工况恶劣,其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槽型工作面的热疲劳龟裂,一般情况下,细小的热疲劳龟裂不影响引锭头的使用,但容易造成裂纹的加速扩展;当热疲劳龟裂比较严重、裂纹深度大于20mm时,引锭头已不能保证安全拉坯,必须更换。槽型引锭头的槽型工作面设计有便于自动脱锭的锥度和圆弧过渡,修复有相当的难度,目前报废的引锭头一般作废钢处理,存在很大的浪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修复报废的引锭头,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其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1.去除引锭头槽型工作面上的疲劳裂纹,着色探伤确认疲劳裂纹彻底清除;2.在引锭头槽型工作面的背面焊接一条以上加强筋,加强筋厚度大于25mm,宽度大于100mm,长度与槽型工作面长度相同;3.将引锭头入炉预热3小时左右至300℃~350℃,保温2小时左右;4.用耐热钢焊条堆焊修复引锭头槽型工作面,堆焊过程中,用硅酸铝耐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