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其他终端#1(9)对第1终端#0(1)传输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在第1终端#0(1)中对汇集于第1终端#0(1)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估计时间以及从第1终端#0(1)向其他终端#1(9)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的合计时间满足实时制约,并且在第1终端#0(1)中对汇集于第1终端#0(1)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小于在其他终端#1(9)中估计的消耗电力的情况下,数据共享系统选择将第1终端#0(1)作为服务器并将其他终端#1(9)作为客户端的CS方式。在多个终端(1、9)中任意终端的合计时间均不满足实时制约的情况下,数据共享系统选择P2P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多个终端间共享数据的方式的一例,存在服务器一客户端(server-client)方式、点到点(Peer to Peer)方式。在服务器一客户端方式中,服务器终端从客户端终端回收所有数据来进行运算处理。服务器终端将其运算结果传输给各客户端终端。在点到点方式中,网络上的终端彼此交换数据,各终端进行运算处理。点到点有时也简记为“P2P”。本说明书中,将“服务器一客户端”简记为“CS”,将“点到点”简记为“P2P”。在P2P方式以及CS方式双方中,存在管理服务器接受在客户端装置间共享的数据的登记请求以及访问请求,各客户端装置按照来自管理服务器的承认应答来执行数据保存、数据访问的步骤,从而能够享有两种方式的优点的系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11693号公报然而,在以往的CS方式中,由于在一个终端进行运算处理所以能够削减系统整体的消耗电力,但在数据回收时和运算结果的传输时由于在服务器终端与各客户端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所以导致从数据回收到运算结果传输结束为止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在以往的P2P方式中,由于在从其他终端对终端输入数据时只要进行数据通信即可,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从数据输入到运算处理完成,但由于在各终端进行运算处理,所以系统整体的消耗电力变大。鉴于此,当包含终端中的运算处理在内,想要抑制系统整体的消耗电力时,希望能够以CS方式共享数据,在想要以高速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以P2P方式共享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消耗电力、处理速度来选择数据的共享方式的。数据共享系统具备能够相互通信的多个终端。在从多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第I终端传输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在第I终端中对汇集于第I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估计时间以及从第I终端向其他终端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的合计时间满足实时制约,并且在第I终端中对汇集于第I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小于其他终端进行与第I终端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所消耗的估计电力小的情况下,数据共享系统选择将第I终端作为服务器、将其他终端作为客户端的CS方式。数据共享系统在多个终端中任意终端的合计时间均不满足实时制约的情况下,选择P2P方式。起到能够根据消耗电力、处理速度来选择数据的共享方式这一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数据共享系统的框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数据共享系统的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应用程序数据表的图。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允许文件共享的终端的登记作业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允许文件共享的终端的登记作业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虚拟主终端的设定以及终端间距离的测定作业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虚拟主终端的设定以及终端间距离的测定作业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决定邻接的终端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以选择出的数据共享方式进行的处理的整体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图10的接续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以选择出的数据共享方式进行的处理整体的流程图。图13是表不图12的接续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以选择出的数据共享方式进行的处理的整体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文件共享方法中的共享方式的选择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的实施例。数据共享系统估计将数据汇集到一个终端并进行了运算处理后的结果向其他终端传输时的合计时间以及运算处理时的消耗电力,来选择P2P方式或者CS方式。在本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有时将“应用程序”或者“应用程序的程序”仅表达为“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数据共享系统以及终端的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数据共享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数据共享系统具备相互能够通信的多个终端(# 0、# 1)1、9。此外,终端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各终端1、9具备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2、运算时间估计部3、消耗电力估计部4、合计时间计算部5、判断部6、选择部7以及通信部8。这些各部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实现后述的数据共享方法的程序来实现。程序例如被储存在省略图示的存储器中,例如由省略图示的处理器调出并按顺序执行。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2估计从能够相互通信的其他终端向本终端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从本终端向其他终端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运算时间估计部3估计在本终端中对汇集于本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合计时间计算部5算出由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2估计出的数据传输时间与由运算时间估计部3估计出的运算时间的合计时间。判断部6判断由合计时间计算部5算出的合计时间是否满足实时制约。消耗电力估计部4估计在本终端中对汇集于本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所消耗的电力。选择部7在由判断部6判断为合计时间满足实时制约,并且由消耗电力估计部4估计出的消耗电力小于估计其他终端进行与本终端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消耗的消耗电力的情况下,选择CS方式。在CS方式中,本终端成为服务器,其他终端成为客户端。选择部7在任意终端的合计时间均不满足实时制约的情况下,选择P2P方式。.数据共享方法的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在此,说明第I终端# 0_1在CS方式中成为服务器的情况。如图2所示,如果实现数据共享方法的处理开始,则首先第I终端# 0_1的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2估计经由通信部8从其他终端# 1_9向第I终端 #0_1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tMns(in)。另外,第I终端# 0_1的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2估计经由通信部8从第I终端# 0_1向其他终端# 1_9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trans (out) °第I终端# 0_1的运算时间估计部3估计在第I终端# 0_1中对汇集于第I终端#0_1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时间t_。而且,第I终端# 0_1的合计时间计算部5算出 ttrans(in)、texe 和 ttrans((Mt)的合计时间(ttMns(in) + texe + ttrans((Mt)),来估计处理的合计时间(步骤SI)。接着,第I终端# Oj的判断部6判断由合计时间计算部5算出的处理的合计时间(ttrans(in) + texe + ttrans(()Ut))是否满足实时制约。并且,第I终端# O — I的消耗电力估计部4估计在第I终端# O —I中对汇集于第I终端# O — I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电力。而且,第I终端# O —I的判断部6判断由消耗电力估计部4估计出的消耗电力是否小于其他终端# I —9进行与第I终端# O—I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即在第I终端# O —I中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电力是否最少(步骤S2)。在处理的合计时间(ttMns(in) + texe + ttrans((Mt))满足实时制约,并且第I终端# O—I中的消耗电力的估计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相互通信的多个终端, 在所述多个终端中从其他终端对第I终端传输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在所述第I终端中对汇集于所述第I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估计时间以及从所述第I终端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估计时间的合计时间满足实时制约,并且在所述第I终端中对汇集于所述第I终端的所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小于在所述其他终端中进行与所述第I终端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的情况下,选择将所述第I终端设为服务器、并将所述其他终端设为客户端的服务器一客户端方式, 在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任意终端的所述合计时间均不满足实时制约的情况下,选择点到点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第I终端中对汇集于所述第I终端的所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和所述其他终端进行与所述第I终端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电力中的最少电力相同时, 在所述第I终端的处理器对所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的负载率小于被估计为所述最少的消耗电力的终端的处理器对所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的负载率的情况下,选择将所述第I终端作为服务器、并将所述其他终端作为客户端的服务器一客户端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制约以及所述消耗电力的计算式在应用程序的设计时被设定并被记述在所述应用程序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制约以及所述消耗电力的计算式在应用程序的设计时被设定并被记述在所述应用程序中, 当所述应用程序起动时取得所述处理器的负载率。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部,其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 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其估计从能够相互通信的其他终端对本终端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从所述本终端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运算处理完毕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运算时间估计部,其估计 在所述本终端中对汇集于所述本终端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合计时间计算部,其计算由所述数据传输时间估计部估计出的数据传输时间与由所述运算时间估计部估计出的运算时间的合计时间; 消耗电力估计部,其估计在所述本终端中对汇集于所述本终端的所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时消耗的电力;判断部,其判断由所述合计时间计算部算出的合计时间是否满足实时制约;以及选择部,其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合计时间满足所述实时制约,并且由所述消耗电力估计部估计出的消耗电力小于所述其他终端进行与所述本终端相同的运算处理时消耗的估计消耗电力的情况下,选择将所述本终端设为服务器并将所述其他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宏真,山下浩一郎,铃木贵久,栗原康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