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轴盖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即:将金属液注入到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型,制成带轴盖板的坯体; (2)然后采用模锻方法,即: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轴盖板的坯体通过模锻工艺,加工得到所需的成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轻金属材料制作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用原材料的范围正不断扩大,轻金属以其重量轻、耐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在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轻金属零部件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其中,一种带轴盖板广泛应用于化工等行业——如用作大电容或电池的端盖板等。这种带轴盖板的传统加工方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压力铸造方法,其主要工艺过程是将金属液注入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零件接近于最终产品,可以一次成形,还可以减小浇冒口,故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它不能完全避免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缩孔和缩松的缺陷,如图1所示,尤其是在零件——带轴盖板1的键部和端部会产生严重的缩孔3和缩松2的现象,这会大大降低零件的强度,甚至会使零件完全报废。另一种方法是模锻工艺,其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如图2、图3所示,即将图2所示的坯料通过模锻工艺制造成图3所示的产品——带轴盖板1;与铸造工艺相比,模锻工艺不需要加热,不会有缩孔和缩松、气孔等缺陷,加工效率比较高;但是,由于轻金属质地较软,成形时材料容易流动,因此,在锻造过程中会在带轴盖板1的顶部中间位置形成凹坑4,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并且,如图4所示,当需要在图3所示的带轴盖板1上继续模锻加工其它的结构形状——如空腔槽5时,仍然不能弥补带轴盖板1顶部的凹坑4。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加工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加工质量更好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即将金属液注入到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型,制成带轴盖板的坯体;(2)然后采用模锻方法,即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轴盖板的坯体通过模锻工艺,加工得到所需的成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方法,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用压力铸造方法所得产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模锻方法所用的坯料结构示意图;图3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用模锻方法加工所得的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用模锻方法加工所得的另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方法中压力铸造工序所得的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方法中模锻工序所得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方法及其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即将金属液注入到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型,制成带轴盖板的半成品,其结构如图5所示,同样,在压铸过程中,带轴盖板1的键部和端部会产生严重的缩孔3和缩松2的现象;(2)然后采用模锻方法,即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轴盖板1的半成品再通过模锻加工工艺,最终加工得到所需的成品;其中一种成品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即在模锻过程中可在带轴盖板1上模锻加工出所需的结构——如空腔槽5。当然,在模锻过程中还可以在带轴盖板1上模锻加工出其它的结构形状,这些变化仍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上所述可知,在模锻工序过程中,由于材料——带轴盖板1的半成品是在几乎封闭的型腔中受三向压应力作用而成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将压铸工序过程中形成的缩孔3和缩松2的缺陷弥补,这样,最终就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即将金属液注入到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型,制成带轴盖板的坯体;(2)然后采用模锻方法,即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轴盖板的坯体通过模锻工艺,加工得到所需的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轻金属材料制作的,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即将金属液注入到模具中,并加压冷却成型,制成带轴盖板的坯体;(2)然后采用模锻方法,即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轴盖板的坯体通过模锻工艺,加工得到所需的成品。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方法,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文档编号B23P17/00GK1618565SQ20031010637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谢斌 申请人:谢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谢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